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名69岁男性,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曾因肾细胞癌接受机器人左肾切除术,但未出现并发症。患者因胸痛和呕吐症状到急诊室就诊。患者感到不适、颤抖、心动过速,左下野呼吸音消失。初始CT扫描显示Bochdalek疝,伴有胃扩张、左下叶塌陷,疝气水平胃壁向正常方向过渡(图1)。值得注意的是,患者一个月前曾主诉胸痛和腹部不适,经支持治疗后缓解。当时的CT扫描显示缺损较小。本次就诊时,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显示疝出胃内有存活的胃黏膜,但内镜无法穿过疝气。
图 1.
术前胸部 CT 造影显示 (A) 左侧大型 Bochdalek 疝,包含大量膨胀的胃;(B) 左下叶几乎完全塌陷,伴有纵隔移位。
使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对整个上腹部进行了大面积粘连松解术,以显示左侧膈肌。膈肌极度增厚,疝气难以复位。经膈肌孔进入胸腔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出现不稳定,需要重新定位并给予血管加压素支持。随后,手术转为中线开腹手术。
在显露脾沟后,沿环状解剖分离膈肌、胃和脾之间的所有连接处。将胃和脾从左胸缩回腹腔。然后将膈肌从肋骨后外侧完全分离。膈肌缺损大小为8×8 cm。由于无法在无张力的情况下初步闭合膈肌,因此使用了一块2 mm厚、10×10 cm、四边重叠2 cm的Gore-Tex网片作为衬垫。该网片先向后外侧缝合至最近的肋骨,再通过降落伞式间断Prolene缝合线沿横膈膜边缘环状缝合。将两根24号胸管置入左胸膜腔和腹部,朝向前肠方向。
鉴于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因此一直保持气管插管。术后并发新发心房颤动,伴有快速心室反应,经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缓解。术后第2天(POD),钡餐检查未见造影剂外渗(图2)。患者恢复软食并接受物理治疗后,于术后第8天出院,情况良好。术后21天,患者就诊,症状为餐后恶心和偶尔呕吐。后续CT扫描(口服造影剂)显示无疝气复发或胃扩张的迹象,并显示胃排空充分且造影剂已扩散至结肠。随后,患者恢复流质饮食。术后1个月复诊时,患者恢复良好,并被鼓励根据耐受情况调整饮食。
图2.
左侧膈疝修补术后钡餐吞咽状态,无漏气或近端梗阻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