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一名 32 岁男性因机动车碰撞被送往二级创伤中心进行评估。他驾驶的汽车驾驶员侧有“T 型骨”损伤。他失去意识,安全气囊弹出,乘客舱受到严重挤压,需要借助液压救援工具从车内进行机械救援。他主诉左胸痛、左侧腰痛和双侧臀部疼痛。抵达急诊室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为 14。患者有轻微呼吸急促和心动过速,生命体征为口温 36.2°C、心率 80 次/分、呼吸频率 20 次/分、血氧饱和度 (SpO2) 92% 和血压 150/92。患者左胸壁、左侧腰部和双侧臀部压痛,左臂2厘米撕裂伤,上下肢擦伤。CT扫描显示左侧第五和第六肋骨骨折、左肺挫伤、双侧耻骨髋臼连接处骨折和骶骨骨折,并被诊断为创伤性脑损伤。胸部和腹部扫描显示左侧膈肌大面积缺损(图1),但放射科和创伤科团队未能发现。患者入院后,未进行手术干预,已确诊的损伤已得到处理。伤后第四天,患者出院并转入住院康复机构。
图1. 入院时CT扫描冠状面,显示左侧膈肌不连续,并遗漏了左侧创伤性膈疝。
CT - 计算机断层扫描
患者受伤两个月后再次入院急诊,左上腹痛、恶心和腹胀症状加重,经口摄入后症状加剧。患者接受了腹部和骨盆CT扫描,结果显示左侧膈肌持续存在较大缺损,并伴有胃疝形成,但无完全梗阻或扭转的迹象(图2)。
图2. 受伤两个月后CT扫描冠状面,显示左侧膈肌疝,伴有部分胃壁内陷。
CT - 计算机断层扫描
TDH 似乎位于左半膈顶中央。鉴于 TDH 的位置、患者既往未接受过腹部手术、腹腔内粘连的可能性较低,以及为了避免开放手术(开胸或开腹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决定采用经腹腹腔镜机器人辅助入路。
将四个 8 毫米机器人套管针以朝向左膈肌的方向放置,并在其下方放置一个 12 毫米辅助端口(图 3)。患者取反头低脚高卧位,并将机器人系统对接。腹腔镜检查显示 CT 影像提示左膈肌中央有一处较大缺损,包含胃和大网膜(图 4)。使用 Caudiere 钳和卷起的纱布轻轻向尾部牵引胃和大网膜。使用双极马里兰钳松解胃、大网膜和膈肌之间的粘连。胃和大网膜最终从胸部完全复位(图5),露出直径7cm的缺损,左侧有中等量的胸腔积液,无胸内粘连。复位后的胃和大网膜看起来有活力且无缺血。疝缺损主要使用四条0号丝线以水平褥式缝合(图6),前后方向缝合,使膈肌完美贴合(图7)。决定放置网片进行加固,以防止疝气复发。选择10cm x 12cm的增强组织基质网片,修剪至合适大小,并穿过12mm套管针。使用两条0号丝线将网片锚定在前方,然后使用0号单向倒钩缝合线以连续方式沿圆周固定网片。这使得缺损区域覆盖良好且重叠良好(图8)。12毫米端口部位的筋膜用1号编织可吸收缝线单结缝合。接下来,为了排出左胸腔内的液体并帮助左肺复张,放置了一根24 Fr左侧胸管,并连接到负压20 cm H2O负压吸引器。
图3. TDH修复端口放置示意图。
1:手臂 1,配备卡迪尔钳。2:手臂 2,配备Cadiere钳。3:手臂 3,配备 30 度 8 毫米摄像头。4:手臂 4,配备Maryland双极钳用于解剖,并替换为穿刺针用于网片放置和缝合。AP:12 毫米辅助端口。
TDH - 创伤性膈疝
AP - 辅助端口
图 4. 嵌顿的胃和大网膜。
图 5.部分缩小的胃。
图 6. 内容物减少后、初次疝修补术前的 TDH。
TDH - 创伤性膈疝
图 7. 前后向 TDH 修复术,以 0 号丝线间断水平褥式缝合闭合。
TDH - 创伤性膈疝
图 8. 增强组织基质网片就位,用单向倒钩缝合线固定。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症状缓解。饮食逐渐改善,胸管水封后拔除,术后第五天出院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