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Z成形术(Z-plasty)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Z成形术(Z-plasty)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整形手术技术,主要用于调整瘢痕方向、松解组织挛缩、延长线性瘢痕或改善功能外观。其核心原理是通过设计Z形切口,交换两个三角形皮瓣的位置,从而改变组织张力方向,分散瘢痕挛缩,达到修复和美容的目的。

基本原理
1. 几何设计:  
   - 在瘢痕或挛缩部位设计一个Z形切口,形成两个三角形皮瓣(通常为60°角)。
   - 交换两个皮瓣的位置后,原瘢痕方向被改变,组织长度得到延长(延长长度与角度相关,60°角可延长约75%)。
2. 张力调整:  
   - 将瘢痕张力从单一方向分散到新的两个方向,减少复发挛缩风险。

适应症
1. 瘢痕挛缩(如烧伤后关节部位的挛缩)。
2. 线性瘢痕与皮肤自然皱褶方向不一致,影响美观(如面部瘢痕)。
3. 松解组织张力,改善功能(如手指屈曲挛缩)。
4. 修复先天性畸形(如唇裂术后调整)。

手术步骤
1. 设计切口:  
   - 沿原瘢痕或挛缩线画出中央臂(主轴线)。
   - 在中央臂两端分别设计两个方向相反的侧臂(通常与中央臂呈60°角),形成Z形。
2. 切开与分离:  
   - 沿设计线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形成两个三角形皮瓣。
   - 充分游离皮瓣基底,确保血供。
3. 皮瓣转位:  
   - 交换两个三角形皮瓣的位置,使原瘢痕方向改变。
4. 缝合固定:  
   - 分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确保皮瓣对合平整。

注意事项
1. 角度选择:  
   - 侧臂与中央臂的理想夹角为60°,角度过小(<30°)可能导致皮瓣坏死,角度过大(>75°)可能增加缝合张力。
2. 血供保护:  
   - 皮瓣基底需保留足够宽度,避免损伤血管
3. 适应症把控:  
   - 不适用于大面积瘢痕或血运较差的部位(如放射性损伤区域)。

优缺点
- 优点:  
  - 有效延长组织长度,分散张力。  
  - 改善瘢痕方向,使其与皮肤自然纹理(Langer线)一致。  
  - 降低瘢痕复发挛缩风险。  
- 缺点:  
  - 可能形成新的瘢痕,需精细缝合。  
  - 对术者设计及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并发症
1. 皮瓣尖端坏死(血供不足)。
2. 切口感染或裂开。
3. 瘢痕增生或色素沉着。
4. 术后挛缩复发。

术后护理
1. 保持切口清洁,定期换药。
2. 使用减张胶带或硅酮制剂抑制瘢痕增生。
3. 功能部位(如关节)需早期活动,避免僵硬。

扩展技术
- 多Z成形术:多个连续Z形切口,用于较长瘢痕。  
- 改良Z成形术:调整角度或皮瓣形状以适应特殊部位(如鼻翼、眼睑)。  
- 结合其他技术:与植皮、局部皮瓣联合应用。

Z成形术是整形外科的基础技术之一,其成功依赖于精准的设计和细致的操作。术前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