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名 40 岁男性,12 年前在另一家机构接受过胃食管反流后紧急开胸和开腹手术,最近六个月来一直抱怨间歇性上腹部疼痛,并伴有胃灼热、吞咽困难和反流。作者决定进行钡餐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 (EGD) 以及胸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 (CT)。钡餐检查显示一个大的膈疝,整个胃底位于左胸腔(图 1)。EGD 显示食管裂孔旁膈疝,胃底滑动,伴有糜烂性胃病和与食管卡梅伦溃疡相对应的血液残留。 CT 显示左侧大面积膈疝,伴有胃底滑动(图 2A),脾脏上方有较小的膈肌缺损,内有脂肪内容物(图 2B)。右下叶后基底节段还发现了与既往 GSW 病史相对应的金属密度图像(图 2C)。
图 1. 钡餐检查。
左侧胃裂孔旁疝体积大。整个胃底突出于胸腔内(黑色箭头)。
图 2. 胸腹部 CT 扫描。
A. 左侧膈疝体积大,胃底位于胸腔内(黄色箭头)。B. 左侧肋下膈疝,有脂肪内容物(黄色箭头)。C. 右下叶后基底节段的金属密度图像(绿色箭头)。
根据这些发现,计划进行腹腔镜膈疝修复术。进行了平衡全身麻醉,并放置了 18 克静脉通路。用丙泊酚进行诱导,使用瑞芬太尼作为镇痛药,使用罗库溴铵作为肌肉松弛剂。根据放松或神经刺激的需要,使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进行麻醉维持。进行了选择性插管,以方便舒适的手术操作并避免手术过程中的肺损伤。实施了多模式镇痛,包括阿片类药物(吗啡)和非甾体抗炎药(酮咯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探查性腹腔镜检查期间,发现了两个膈肌缺损:左侧裂孔旁有胃底,左侧肋下有大网膜(图 3A)。将大网膜缩进腹腔,发现膈下肋下缺损直径约为 4 厘米。然后解剖食管裂孔,识别膈肌和食管的左右脚。用 Penrose 引流管环绕食管,以避免损伤食管并便于解剖裂孔旁缺损。用钝性手法和超声手术刀轻轻缩减胃底,发现裂孔旁缺损约 5 厘米。两个缺损均用不可吸收间断缝线(即聚酯 2-0)缝合(图 3B)。然后将 15x20 厘米的聚四氟乙烯增强网(一种合成的四氟乙烯氟聚合物,由于其化学惰性而具有多种应用)放置在两个缺损处,并用不可吸收的间断缝合线将其固定在膈肌上(图 3C)。术后过程顺利,患者在术后第 2 天出院,可以充分耐受软食。经过六个月的随访,患者仍然无症状。
图 3. 腹腔镜修复创伤性膈疝。
A. 识别两侧膈肌缺损:左侧膈肌旁和左侧肋下(黄色箭头和圆圈)。B. 膈肌缺损用间断非吸收缝线缝合(黄色箭头)。C. 用覆盖两侧缺损的聚四氟乙烯网片加固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