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病历讨论] 一种新兴的、较少探索的皮下覆盖式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伴有腹直肌分离的腹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患者仰卧在手术台上,大腿外展并放低至臀部以下,以防止患者的四肢妨碍腹腔镜器械的移动。外科医生将自己置于患者两腿之间。监视器放置在患者肩部右侧附近,面向外科医生。

在开始手术之前,先进行皮肤标记,如图 1 所示,疝缺损两侧的外侧和下边界为 7.5 厘米,向上延伸至剑突和海岸边缘以覆盖 DR。此标记有助于作者在术中确定解剖范围。然后在耻骨联合上方 2 厘米处进行 1.5-2 厘米的横向耻骨上切口。通过此切口到达前直肌腱膜,并在直视下使用钝性和锋利的开放式手术器械在皮下前腱膜平面向头部和侧面解剖 5 至 7 厘米的区域。这次解剖足以引入望远镜和 2 个工作端口。

图 1。
1.jpg
皮肤标记和下腹部中央的摄像端口以及侧面的两个工作端口。

如图 1 所示,侧面放置两个 5.5 毫米腹腔镜器械工作端口,并使用中央耻骨上横切口为摄像端口插入 11 毫米套管针。为防止气体泄漏,11 毫米端口用穿过皮下平面的拉绳单丝缝合线固定。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将压力设置为 14 毫米汞柱。在望远镜视野下,用连接电烙器的钝性和锋利腹腔镜器械将皮下组织与前直肌腱膜分离 [图 2]。疝囊被识别为中线腱膜突出的结构,并在前面和侧面解剖,看起来像一个花瓶 [图 3]。为防止在中线解剖过程中损伤脐部,从脐底部外部插入皮下针,远离突出的针尖进一步解剖(图4)。然后将疝囊内容物减少到腹腔。如果大网膜较大,则用双极血管封闭器封闭并切断。处理疝和脐后,继续向头侧解剖,到达中线的剑突下区域和外侧的肋下区域。谨慎防止过度侧向解剖。术前皮肤标记是侧向解剖的重要指导。解剖完成后,可通过中线松弛的腱膜识别DR。为了精确的中线对接和重建,用无菌棉签棒将疝缺损和 DR 做成椭圆形标记,用腹腔镜鳄鱼钳夹住棉签棒,用装有 2 毫升亚甲蓝的注射器针头浸泡,通过上腹部插入 [图 5 和 6]。然后用 1 - 0 延迟可吸收倒钩缝线从上向下连续折叠疝缺损和 DR,从标记的蓝线刺穿针头 [图 7]。

图 2。
2.jpg
皮下腱膜前平面的解剖。

图 3。
3.jpg
解剖的疝囊,看起来像一个花瓶。

图 4。
4.jpg
皮下注射针通过脐插入,显示外部和内部视图。

图 5。
5.jpg
用亚甲蓝染料浸泡无菌棉签。

图 6。
6.jpg
疝气缺损周围的椭圆形标记和 DR,用于精确的中线重建。

图 7。
7.jpg
带刺缝合线的针头穿过标记的蓝线。

折叠后,用无菌秤测量解剖区域。然后,手术外科医生换手套并再次擦洗腹部。暂时移除相机端口,并通过耻骨上切口以折叠方式插入适当大小(通常为 15 厘米宽和 25-30 厘米长)、中等重量的大孔聚丙烯网片。再次插入相机端口,将网片展开在腔内,并用缝线固定在四个角上[图 8]。通过 5.5 毫米侧端口放置两个负压吸引引流管,并用皮肤缝合器关闭耻骨上切口,完成手术。

图 8。
8.jpg
聚丙烯网片置入。

术后护理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适当的术后护理。

当引流管排出量微不足道(< 40 cc/天)时,将其移除。

当患者能够耐受口服进食、行走且疼痛极小或无疼痛时,即可出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