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经皮胆道新吻合术 (PBNA) 采用了两种技术。两种技术都旨在在排除的右后胆管与肠管 (n = 3,图 1) 或肝总管 (n = 1,图 2) 之间建立新的连接。技术成功定义为建立连接且无任何泄漏。
图 1。
一名 66 岁的女性,患有胰头腺癌(患者 3)。Whipple 手术 12 天后,她出现发烧。a 经肝胆管造影显示排除的右后部分区导管(箭头)有泄漏。b 通过右前导管放置 PTBD 以使要进入的小肠管不透明。8F 鞘和 4F Kumpe 导管通过排除的右后导管经皮推进。使用 0.018 英寸导丝(箭头)的后端穿透小肠管。c 使用 8.5F PTBD(箭头)固定新建立的胆肠吻合口。 d 移除 PTBD 时,干预后约 3 个月,造影剂通过胆肠新吻合口流入小肠(箭头),无胆汁泄漏
图 2。
一名 64 岁的男性(患者 2)因肝细胞癌和肝硬化而接受活体右半肝移植,6 周后出现持续发烧。a 在肝切除边缘旁发现一个胆汁瘤,并经皮引流(箭头)。右后胆管逆行显影,但在注入胆汁瘤引流管时未发现与内窥镜放置的胆道支架移植物相通。经皮进入该排除的胆管(箭头)。b 使用反向弯曲的 0.018 英寸导丝(箭头)在穿刺处以受体肝总管中的留置支架移植物为目标。有一个相当大的胆管缺损(箭头)填充了胆汁瘤。c 新吻合口的球囊扩张(4 毫米)。 d 新建的胆管造口用 8.5F PTBD 固定(箭头)。胆管引流管留在原位(箭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