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病历讨论] 原发性小肠扭转的术前成功诊断及腹腔镜治疗:病例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小肠扭转 (SBV) 是成人急性腹痛的罕见病因,需要手术干预以防止小肠坏死。原发性 SBV 是指在没有潜在疾病或解剖异常的情况下发生的 SBV。由于 SBV 是一种罕见疾病,术前诊断具有挑战性,通常需要紧急进行剖腹探查手术才能诊断。即使在诊断性腹腔镜检查中诊断出来,在有限的视野内进行肠扭转也很困难,通常需要转为开腹手术。在本报告中,作者介绍了一例术前诊断并通过腹腔镜治疗的原发性 SBV 病例。

2. 病例介绍
一名 56 岁的男性到急诊室就诊,抱怨突然发作的腹痛持续了 3 小时。他没有相关病史,也没有服用任何常规药物。年轻时,他是一名体重超过 90 公斤的柔道运动员。入院时,他的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分别为 174 厘米、67 公斤和 22.1 公斤/平方米。他的体重自青春期以来下降了 20 多公斤。检查时,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内,患者无发热。他有剧烈的腹痛和脐周和上腹部压痛,没有腹膜炎的迹象。

生化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293 U/L)。肾功能和肝功能检查正常,未观察到炎症标志物水平升高。

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显示,从肠系膜底部向尾部观察时,小肠顺时针旋转 360°,称为“旋转征”(图 1A)。盆腔内可见少量腹水(图 1B)。虽然未观察到小肠扩张,但小肠系膜出现水肿性改变,其特征是患处肠系膜密度增加(图 1C)。在此肠系膜扭转部位,肠系膜旋转导致肠系膜上静脉 (SMV) 闭塞,而肠系膜上动脉保持通畅(图 1D)。结果与 SBV 一致。没有证据表明存在先天性肠道旋转异常、肠系膜肿瘤或粘连(无腹部手术史)可能导致轴向扭转,支持原发性 SBV 的诊断。

图 1。

原发性小肠扭转的术前成功诊断及腹腔镜治疗:病例报告

原发性小肠扭转的术前成功诊断及腹腔镜治疗:病例报告

术前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结果。(A)从尾部观察肠系膜基底时,可见小肠系膜顺时针旋转 360°,其特征是肠系膜上动脉 (SMA) 分支旋转,称为“旋转征”(红色箭头)。(B)盆腔内有少量腹水(红色箭头)。(C)小肠系膜旋转导致肠系膜上静脉 (SMV;红色箭头)闭塞。可见小肠系膜水肿性改变,特征是脂肪密度增加。未观察到小肠阻塞或扩张。(D)三维血管造影显示小肠系膜扭转导致 SMV 闭塞(黄色箭头)和 SMA 旋转,但血流保持(红色箭头)。

检查期间,患者腹痛迅速缓解。考虑到原发性 SBV 可能自发消退,患者被紧急收治观察。然而,入院当天晚上,剧烈腹痛再次复发。尽管最初的表现表明 SBV 自发消退,症状改善,但不完全消退导致复发。因此,认为有必要进行紧急手术。症状出现后约 6 小时,腹腔镜下 SBV 退化术。

腹腔镜手术是在脐部使用装有球囊的摄像头端口以及在右上腹部和下腹部使用另外 2 个 5 毫米端口进行的。发现小肠系膜基底扭转(图 2A)。术中观察到中度乳糜性腹水(图 2B)。由于淋巴水肿,小肠系膜呈白色(图 2B)。确定回盲部后,将小肠从回肠末端向尾部依次拉至 Treitz 韧带,从而将肠系膜从肛门侧依次拉至口侧。这样,肠系膜扭转被释放(图 2C 和 2D)。退化后,在空肠上段肠系膜中观察到淋巴水肿边界,表明肛门侧发生扭转(图 2E)。肠系膜脂肪很少,以至于可以透过它看到肠系膜血管。没有观察到肠坏死的迹象,在释放扭转后结束了手术。没有明显的解剖异常或导致 SBV 的共存疾病,符合原发性 SBV 的诊断。手术结束,未进行肠固定术。

图 2。

原发性小肠扭转的术前成功诊断及腹腔镜治疗:病例报告

原发性小肠扭转的术前成功诊断及腹腔镜治疗:病例报告

腹腔镜检查结果。(A)小肠系膜底部可见扭转(红色箭头)。(B)腹腔内可见乳糜性腹水(红色箭头)。小肠系膜因淋巴水肿而呈白色(黄色箭头)。(C 和 D)小肠从回肠末端向尾部依次拉至 Treitz 韧带,小肠扭转松解。(E)空肠上段系膜可见淋巴水肿边界,提示小肠系膜从边界开始旋转(蓝色箭头)。

术后剧烈腹痛立即消失。术后过程顺利。术后第 2 天开始进食,第 8 天出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