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普外]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技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购买主题 已有 1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99 香叶 才能浏览
 楼主|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1.jpg
从腹膜皱襞前方开始解剖

2.jpg
随后通过该窗口进行侧腹膜和内侧腹膜剥离

3.jpg
保持解剖沿着 GB 壁进行

4.jpg
解剖至 1/3 的 GB

5.jpg
Rouvier沟

6.jpg


7.jpg
始终保持解剖高于此Rouvier沟水平,以避免损伤主要导管

8.jpg
内侧腹膜剥离

9.jpg
Lund淋巴结

10.jpg
胆囊管可见

11.jpg
动脉导管进一步骨架化,并形成胆管窗

12.jpg
肝囊窗的发展

13.jpg
胆囊动脉/管

14.jpg
肝囊窗

15.jpg
Calot三角

16.jpg
囊板进一步解剖

17.jpg
记得永远沿着 GB 壁进行 (拥抱 GB)

18.jpg
Clips 夹应用
 楼主|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及技巧

概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如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等)的金标准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其核心在于安全解剖胆囊三角(Calot三角),避免胆管和血管损伤。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
1. 适应症:  
   - 症状性胆囊结石、胆囊炎(急性/慢性)  
   - 胆囊息肉(>1cm、增长迅速或合并结石)  
   - 胆囊功能障碍(无结石性胆囊炎)  
   - 胆囊肿瘤性病变(良性或早期恶性)  

2. 禁忌症:  
   - 绝对禁忌:严重凝血障碍、心肺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气腹、晚期妊娠、可疑胆囊癌。  
   - 相对禁忌:既往上腹部手术史(腹腔粘连)、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坏疽、穿孔)、门脉高压。

二、手术关键步骤
1. 术前准备:  
   - 影像学评估(超声、CT/MRI),明确胆囊解剖及变异。  
   - 预防性抗生素(急性胆囊炎时使用)。  

2. 体位与穿刺孔布局:  
   - 体位:头高足低(反Trendelenburg位)并左侧倾斜,利用重力暴露胆囊三角。  
   - Trocar位置:经典四孔法(脐部10mm观察孔,剑突下、右锁骨中线肋缘下、右腋前线各5mm操作孔)。  

3. 解剖胆囊三角:  
   - 分离胆囊与周围粘连,显露Hartmann袋。  
   - 打开Calot三角腹膜,钝性+锐性分离,确认胆囊管与胆囊动脉,关键安全窗(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构成的“三角形窗口”)。  

4. 离断胆囊管与动脉:  
   - 夹闭胆囊管近端和远端(避免胆总管误夹),离断后继续游离胆囊床。  

5. 取出胆囊:  
   - 胆囊装入标本袋,从脐部切口取出。  

三、手术技巧与注意事项
1. 暴露与视野管理:  
   - 助手用抓钳提拉胆囊底部向头侧,主刀左手器械下压十二指肠,充分展开Calot三角。  
   - 及时冲洗和吸引,保持术野清晰。  

2. 安全解剖胆囊三角:  
   - “关键安全窗”原则:确保仅胆囊管和胆囊动脉进入胆囊,避免误伤右肝管或肝右动脉。  
   - 遇炎症粘连时,采用“由后向前”解剖法(从胆囊后方分离,减少胆管损伤风险)。  

3. 控制能量器械:  
   - 电钩或超声刀需远离胆总管(至少1cm),避免热传导损伤。  
   - 胆囊动脉处理:近端双重夹闭(防止钛夹脱落出血)。  

4. 胆囊剥离技巧:  
   - 保持胆囊浆膜层与肝脏之间的正确平面,避免过深(损伤肝床)或过浅(胆囊破裂)。  
   - 胆囊破裂时及时吸净胆汁,防止结石遗落腹腔。  

5. 术中疑难处理:  
   - 胆囊萎缩或粘连紧密:采用“逆行切除”(先游离胆囊床,再处理胆囊管)。  
   - Mirizzi综合征(胆囊管结石压迫胆总管):必要时中转开腹或联合胆道镜探查。  
   - 变异解剖(如副肝管、胆囊动脉起源异常):术中胆道造影(IOC)或荧光导航辅助。  

四、并发症防治
1. 胆管损伤(最严重):  
   - 预防:遵循“关键安全窗”原则,避免盲目电凝。  
   - 处理:术中可疑损伤需立即中转开腹修复或术后ERCP/支架置入。  

2. 出血:  
   - 胆囊动脉回缩时,用吸引器压迫后精准夹闭或缝合。  

3. 胆漏:  
   - 微小胆漏可保守治疗(引流+禁食),持续漏胆需探查。  

4. 中转开腹指征:  
   - 难以控制的出血、胆管损伤、严重粘连解剖不清、疑似恶性肿瘤。  

五、术后管理
- 术后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早期下床活动。  
- 引流管管理:引流量<50ml/天且无胆汁可拔除。  
- 饮食:术后6小时流质,逐步过渡至低脂饮食。  

六、技术创新
- 荧光腹腔镜:吲哚菁绿(ICG)标记胆道,实时显影胆管结构。  
- 单孔腹腔镜(LESS):美观优势,但操作难度较高。  
- 机器人辅助:提高复杂病例的操作精准度。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依赖于清晰的解剖辨识、精细的操作和团队配合。始终以“安全第一”为原则,必要时果断中转开腹,避免严重并发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