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0.5、1、2、3.5、5mm仿生血管仿生体 - 胸腹一体式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仿气腹/半球形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单端多孔折叠]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外眦肌腱内眦固定术的简化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8 00: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目的:
不同的外眦悬吊技术已被用于治疗各种眼睑错位。 描述了一种简化的外眦悬挂技术,并回顾了其结果以及对现有变化的回顾。

方法:
对 22 名接受简化外眦悬吊术的患者的 28 个眼睑进行了回顾性图表审查。 记录了人口统计学、就诊时的症状和相关的眼睑错位。 使用 MEEI FACE-gram 软件评估了术前和术后最终照片上的睑裂和边缘反射距离 2 (MRD2)。 还回顾了关于不同手术管理方案的现有文献以进行比较。

结果:
在术后三个月的随访中,所有病例的症状均得到缓解。 睑裂术后平均减少 0.73 mm(P = 0.018),MRD2 平均减少 1.02 mm(P = 0.0003)。 由于中度眼睑松弛导致一只眼睑 (4%) 三个月后复发,该病例采用睑板剥离术治疗。 一名接受双侧手术的患者 (5%) 的下眼睑位置不对称,一名患者 (5%) 的手术眼睑持续水肿 6 个月。

结论:
这种简化的外眦悬吊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技术,可收紧外眦肌腱并改善下眼睑位置。 它可用于各种轻度至中度眼睑松弛,与许多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良好的手术特点。

关键词: 内眦固定术, 外翻, 内翻, 眼睑错位, 外侧睑腱, 手术技术

眼干、不适、刺激和流泪是眼睑错位的常见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与下眼睑的水平松弛有关,手术矫正通常用于通过收紧外眦腱 (LCT) 来解决这种松弛问题。 外眦收紧或悬吊术的主要目的是重建或阻止下眼睑和外眦的位置、张力和形状的改变。 这是通过内眦固定术或内眦成形术实现的,在外眦角处收紧下眼睑,同时将内眦向后朝向其在 Whitnall 结节处或附近的生理插入点。

治疗下眼睑松弛有着悠久的历史。 1966 年,Malcom Bick 博士发表了一篇论文,讨论了一种治疗“老年性外翻和内翻”的新方法。 在他发表之前,手术治疗通常包括开眼角手术。 开眼角手术需要切开眼轮筋肌,将外眦腱从眼窝一侧的骨头上分离,并缩短外眦腱。 然后将跗骨拉过来并以调整后的高度重新连接到外侧眶缘。 Bick 医生是第一个提出手术侵入性较小的眼睑固定术作为治疗下眼睑松弛的替代方法的人。 相比之下,内眦固定术不涉及外侧内眦肌腱的脱离,而是通过细致的缝线位置实现收紧。

然而,开眼角仍然很常见。 1979 年,Anderson 和 Gordy 开发了外侧睑 (LTS) 手术来治疗更严重的下眼睑错位病例。 这种技术被广泛采用,并且仍然是眼睑松弛或位置不正的首选手术,尤其是在更严重的情况下。 自从 LTS 程序的发展以来,已经提出了几种改进的眼睑收紧技术。 这些包括在眼窝病例中或与其他手术相结合的下眼睑松弛矫正的变体。 在上眼睑和/或下眼睑成形术(使用相同的手术伤口评估 LCT)时涉及眼角固定术的技术,眼睑成形术结合下部牵开器缝合骨膜,睑板条缝合方法变化到更高的眼眶边缘部位和改良的外侧已被报道。 此类手术包括带骨整合的锁定 Y 型外眦固定术、下支持带外侧内眦固定术、下支持带悬吊术、真皮轮状三角和正弦切开术外眦再悬吊术。

描述了一种用于各种下眼睑错位的新型简化外眦肌腱内眦固定技术,并回顾了的结果。 对于完整的上下文,将这种简化的技术与现有的 canthopexy 变体和外侧睑手术进行了比较。

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 22 名患者的 39 个眼睑,这些患者由一位外科医生对各种下眼睑错位进行了简化的外眦肌腱内眦固定术。 Graves 眼病患者,即 18 岁以下、随访时间短于三个月并在同一疗程中接受任何额外的主要重建手术(如肿瘤切除)的患者被排除在外。 排除后包括二十八个眼睑。 记录了人口统计学特征、手术指征和随访。 在每次术后就诊时就下眼睑位置(边缘反折距离 2 (MRD2) 和睑裂)和浅表点状角膜病变分析患者结果。

MEEI FACE-gram 软件之前经过验证可测量睑裂和边缘反射距离,用于分析患者术前和术后眼睑位置的差异。14 名患者的 18 个眼睑有照片记录 分析术前和术后三个月的访问。 在每张照片中,测量睑裂宽度和 MRD2。 使用 t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术前和术后眼睑位置之间的显著差异。 对于那些有眼球窝的受试者,当眼部假体可以保留在手术侧并且患者对美容外观满意时,手术结果被认为是成功的。

根据广泛的关键词,包括“内眦固定术”、“外侧睑”、“外眦锚固”、“简化缝合内眦固定术”和“外侧支持带悬吊术”,完成了对同行评审期刊的搜索。 检索了五个数据库和期刊,包括 Ovid、PubMed、JAMA Ophthalmology、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 和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 此外,搜索找到的每篇文章的参考部分以查找其他文章。

外眦肌腱内眦固定术的简化技术

外眦肌腱内眦固定术的简化技术

图1
(a-f) 照片展示了技术的手术步骤。 做一个 5-7 毫米的皮肤切口,从侧角 (a) 的外侧 5 毫米处开始。 解剖向外侧眶缘 (b) 和 Whitnall 结节 (c) 延伸。 将 4.0 PDS 缝合线穿过骨膜,在 Whitnall 结节上方的眶缘内,达到所需高度 (d)。 然后将缝合线穿过外眦肌腱的内侧端和下眼睑睑板并系紧 (e)。 关闭覆盖的眼轮筋肌肌肉,然后使用 6.0 monocryl 缝线缝合皮肤 (f)

标记一个小的(5-7 毫米长)外眦皮肤切口,从外侧连合外侧 5 毫米开始 [图。 1a],并用手术刀片或单极烧灼进行切口。
使用钝剪刀向 Whitnall 结节所在的外侧眶缘解剖。 暴露眶缘骨膜的内部[图。 [图 1b 和 1c]。
P2 针上的 4.0 聚二恶烷酮缝合线 (PDS) 穿过骨膜,位于 Whitnall 结节上方所需高度的眶缘内 [图 1] 1d]。
然后针在垂直方向穿过外眦腱的内侧端和下眼睑睑板的外侧边界,而不干扰外眦角或眼睑边缘。 通过将下眼睑拉至所需高度来系紧缝线 [图。 1e]。
用间断的埋入式 6-0 聚卡普隆缝合线(Monocryl Ethicon)闭合眼轮匝肌层,然后闭合皮肤 [图 1]1f]

结果
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手术指征和随访时间见表 1。平均年龄为 72.6 岁(范围:56-89 岁),男女比例为 13:9。 手术适应症为5例5眼睑内翻(EN组),4例7眼睑内翻外翻(EC组),8例8眼睑不能保持假眼,下睑松弛溢泪 五名患者或八名眼睑(EP 组)。 22 例患者中,16 例为单侧手术,6 例为双侧手术。

表格1
显示手术指征、患者人口统计信息和随访时间的总例数

外眦肌腱内眦固定术的简化技术

外眦肌腱内眦固定术的简化技术


在三个月的随访中,所有患者均报告流泪情况有所改善,并注意到由于暴露(结膜充血、不适和畏光)引起的眼部刺激有所减少。 所有难以保留假体的患者都能够保留他们的假体并对最终眼睑位置表示满意。 睑裂术后平均变化为 0.73 毫米(P = 0.018),MRD2 平均减少 1.02 毫米(P = 0.0003)。 当分别评估亚组时,EN 组睑裂的平均变化为 0.58 毫米; EN 组为 1.7 mm,EC 组为 0.05 mm。 MRD2 的平均变化在 EN 病例中为 1.19 mm (P = 0.011),在 EC 病例中为 2 mm (P < 0.01),在 EC 病例中为 0.25 mm (P = 0.11)。 平均随访时间为 5.6 个月(范围:3 至 18 个月); 10 名患者随访三个月,其余 12 名患者随访六个月或更长时间。

在由于眼睑松弛引起的溢泪患者中,三名 (33.3%) 没有出现 MRD2 或睑裂宽度的减少。 尽管在该组中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减少,但所有患者的症状均完全改善,无需进一步干预。 示例结果如图 1 和 2 所示。 图 2a2a–b 和 3a3a–b。

外眦肌腱内眦固定术的简化技术

外眦肌腱内眦固定术的简化技术

图 2
(a 和 b) 无法将眼部假体保留在左眼眶窝上的患者的术前照片,显示圆形外眦 (a)。 六个月随访的术后照片,显示假体定位和外眦形状有所改善

外眦肌腱内眦固定术的简化技术

外眦肌腱内眦固定术的简化技术

图 3
(a 和 b)患者出现右眼流泪,继发于下眼睑松弛。 术前照片显示右眼撕裂半月状增加(a)和术后四个月的随访照片显示有所改善。 患者报告流泪完全解决

一名接受双侧手术的患者表现出下眼睑位置之间的轻微不对称。 一名患者手术后眼睑持续水肿 6 个月。 1例出现外翻复发。

讨论
此处提出的外眦腱固定术 (ST-LCTC) 的简化技术有效地重建了下眼睑位置并改善了所有眼睛的症状。 在六个月的随访结束时,除一只眼睛外,所有眼睛都保持下眼睑位置。 95.4% 的患者取得了成功的结果。 然而,正确的病例选择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的病例通常是轻微病例,需要单独悬吊或收紧外眦肌腱,无需额外手术。

自开发以来,外侧睑板条手术(一种开眼角手术技术)一直是最常用的眼睑收紧技术。 虽然术后跗骨带僵硬显示出最长的寿命,但该手术并非没有缺陷。 在该技术的缝合步骤中,外科医生必须从后向前穿过外侧跗骨带的内侧端并形成一个环以将缝线固定在带的前表面上。 这可能会导致下睑板等结构受损。 相比之下,的外眦腱腱固定术简化技术仅涉及缝合线向前通过,从而避免了对下方结构的可能损伤。 LTS 涉及更多的手术操作,包括眼角切开术、眼角分离术、睑板条成型、睑结膜上皮清创术、分离前片层和睫毛毛囊、睑板缩短和从眼睑边缘切除皮肤粘膜组织。 并发症包括肉芽肿形成、缝线挤压、缝线脓肿、外眦开裂和眶缘压痛。 外眦破坏可能会导致眼睑重叠、眼角变圆和倒睫,这些都可以通过内眦固定术完全避免。 虽然 ST-LCTC 比 LTS 有几个潜在优势,但正如 Danks 和 Rose 先前所表明的,中度至重度松弛的 LCT 或复发病例受益于睑离手术,因为睑的缩短有助于防止复发错位。

部分为了避免 LTS 的缺点,提出了几种变体,与 ST-LCTC 程序相比可能更相关。 此类手术包括锁定 Y 侧内眦固定与骨整合、下支持带外内眦固定、下支持带悬吊、真皮轮状三角旗和外眦再悬吊正弦内眦切开术。

带骨整合的锁定 Y 型外眦固定术涉及通过钻孔在外眦韧带的上、下脚和颧骨的额突之间放置双臂 5-0 单丝聚丙烯缝合线。 科斯勒等人进行的一项研究。 在对 42 名接受锁定 Y 侧角固定手术的患者的回顾中报告了 3.8% 的再手术率。 结果表明,对于严重眼睑松弛的患者,锁定 Y 型外眦固定术无法完全矫正外眦定位,因此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受益于内眼角缩短术。 虽然在骨头上钻孔可以防止软组织的干酪接线,但作为轻度病例的内固定术,这种技术的缺点是操作复杂和时间长,并且增加了组织操作。

下支持带外侧角固定术是另一种可选择的角固定术技术。 它包括两个切口——上眼睑侧睑成形术和下眼睑切口——并通过这些切口在外眦腱周围放置双臂 5-0 尼龙缝合线。 在这种技术中,由于缝合线盲目地从后方穿过外眦肌腱,因此缝合线在正确的平面和组织中的可视化和放置可能更具挑战性。

用于矫正退化外翻的其他常见手术技术包括下支持带悬吊术、真皮轮状三角旗和外眦重悬术正弦切开术。 这些手术具有类似的缺点,因为它们涉及深度解剖,这有可能损坏睑板的结构并增加手术时间和复杂性,而不会显著改善结果。

LCT 角固定术的简化技术需要最少的手术操作、更少的手术时间和更简单的可视化和操作。 组织的最小操作可能会缩短康复期。 此外,保留睑板可能对未来的手术很有价值。 由于未手术的外眦角,该手术可实现出色的术后外眦角外观。 该技术可作为单一手术使用,也可在必要时与重新连接下眼睑牵开器结合使用。

结论
总之,描述了一种简化的外眦肌腱内眦固定技术,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用于各种眼睑错位。 该手术对轻度至中度下眼睑松弛有效,需要最少的解剖和组织操作,涉及简单的直接可视化,并且可以作为有益于患者及其外科医生的额外选择。

参考资料:
1. Tepper OM, Steinbrech D, Howell MH, Jelks EB, Jelks GW.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patients undergoing lateral canthoplasty techniques to manage existing or potential lower eyelid malposition:Identification of seven key preoperative findings. Plast Reconstr Surg. 2015;136:40–9.  
2. Hahn S, Desai SC. Lower lid malposition:Causes and correction. Facial Plast Surg Clin N Am. 2016;24:163–71.  
3. Georgescu D, Anderson RL, McCann JD. Lateral canthal resuspension sine canthotomy. 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 2011;27:371–5.  
4. Linkov G, Wulc AE. Management of lower eyelid laxity. Atlas Oral Maxillofac Surg Clin North Am. 2016;24:153–9.  
5. Shorr N, Goldberg RA, Eshaghian B, Cook T. Lateral canthoplasty. 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 2003;19:345–52.  
6. Bick MW. Surgical management of orbital tarsal disparity. Arch Ophthalmol. 1966;75:386–9.  
7. Anderson RL, Gordy DD. The tarsal strip procedure. Arch Ophthalmol. 1979;97:2192–6.  
8. Goldberg RA. Review of prophylactic lateral canthopexy in lower blepharoplasties. Arch Facial Plast Surg. 2003;5:272–5.  
9. Jordan DR, Anderson RL. The tarsal tuck procedure:Avoiding eyelid retraction after lower blepharoplasty. Plast Reconstr Surg. 1990;85:22–8.  
10. McCord CD, Boswell CB, Hester TR. Lateral canthal anchoring. Plast Reconstr Surg. 2003;112:222–37. discussion 238-9.  
11. Olver JM, Barnes JA. Effective small-incision surgery for involutional lower eyelid entropion. Ophthalmology. 2000;107:1982–8.  
12. Jordan DR, Anderson RL. The lateral tarsal strip revisited. The enhanced tarsal strip. Arch Ophthalmol. 1989;107:604–6.  
13. Rizvi M, Lypka M, Gaon M, Kovacev T, Eisemann B, Eisemann M. Minimally invasive lateral canthopexy (MILC)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10;63:1434–6.  
14. Tenzel RR. Treatment of lagophthalmos of the lower lid. Arch Ophthalmol. 1969;81:366–8.  
15. Tenzel RR, Buffam FV, Miller GR. The use of the “lateral canthal sling”in ectropion repair. Can J Ophthalmol. 1977;12:199–202.  
16. Banks CA, Bhama PK, Park J, Hadlock CR, Hadlock TA. Clinician-graded electronic facial paralysis assessment:The eFACE. Plast Reconstr Surg. 2015;136:223e–30e.  
17. Choi CJ, Lefebvre DR, Yoon MK. Validation of the facial assessment by computer evaluation (FACE) program for software-aided eyelid measurements. Orbit. 2016;35:117–20.  
18. Olver JM. Surgical tips on the lateral tarsal strip. Eye Lond Engl. 1998;12:1007–12.  
19. Georgescu D. Surgical preferences for lateral canthoplasty and canthopexy. Curr Opin Ophthalmol. 2014;25:449–54.  
20. Becker FF. Lateral tarsal strip procedure for the correction of paralytic ectropion. Laryngoscope. 1982;92:382–4.  
21. Taban M, Nakra T, Hwang C, Hoenig JA, Douglas RS, Shorr N, et al. Aesthetic lateral canthoplasty. 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 2010;26:190–4.  
22. Chan D, Sokoya M, Ducic Y. Repair of the malpositioned lower lid. Facial Plast Surg. 2017;33:598–605.  
23. Danks JJ, Rose GE. Involutional lower lid entropion:To shorten or not to shorten?Ophthalmology. 1998;105:2065–7.  
24. Moe KS, Linder T. The lateral transorbital canthopexy for corr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ctropion:Report of a procedure, grading system, and outcome study. Arch Facial Plast Surg. 2000;2:9–15.  
25. Oestreicher JH, Tarassoly K. The “mini tarsal strip”lateral canthopexy for lower eyelid laser-assisted blepharoplasty-indications, technique and complications in 614 cases. Orbit. 2010;29:7–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4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