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视频中,描述了一种后部、纵裂、经胼胝体静脉-穹窿间入路治疗导水管周围被盖肿瘤。
0:33 历史
患者是一名 15 岁女性,因头痛就诊。影像显示阻塞性脑积水继发于以被盖的导水管周围区域为中心的肿块。
0:57 术前成像 1
T1 和 T2 加权 MRI 序列显示以导水管周围区域为中心的 T2 高信号肿块,在所有三个平面上测量约 1.3 cm。病灶边缘有结节状强化。可见轻度肿瘤水肿沿肿块后部和内侧边缘延伸,肿块效应导致脑导水管阻塞。
1:22 术前成像 2
冠状位显示后连合覆盖在肿块上,矢状位显示顶盖因病变向后移位。
1:36 术前课程
最初,进行了内窥镜第三脑室造口术。使用相同的钻孔,尝试对肿块进行内窥镜活检。然而,覆盖肿块的室管膜层导致病变的可视化和定位较差,并且无法安全地进行活检。因此,建议通过后经胼胝体静脉-穹窿入路进行开放活检和切除肿块。更多后向入路,例如小脑上幕下入路和枕部经天幕入路,由于肿瘤使顶盖向后移位,将这种结构置于手术解剖路径中,因此被认为是次优的。
2:34 相关解剖
后经胼胝体静脉-穹窿间入路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大脑内静脉和穹窿脚的解剖关系。在胼胝体后部,大脑内静脉与盖伦静脉汇合处近端自然分离。在这个水平,穹窿脚总是位于大脑内静脉的外侧。因此,通过保持两个大脑内静脉之间的解剖平面,穹窿仍然受到保护。
3:16 冠状视图
患者的术前影像突出了这种解剖关系。冠状 T2 加权 MRI 显示穹窿体后部的穹窿脚分离,以及相对于大脑内静脉的外侧位置。该视图表明,中线、后纵裂、经胼胝体静脉-穹窿间入路将提供通往潜在肿瘤的直接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