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分离定义为腹直肌两侧约2.7厘米或更大的间隙。左右腹直肌之间的距离是由白线的拉伸产生的,白线是由腹横肌、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的腱膜插入产生的结缔胶原鞘。这种情况没有相关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腹直肌舒张最常见于新生儿和孕妇;然而,它可能发生在任何成年女性或男性身上。在新生儿中,腹直肌尚未完全发育,可能无法在中线处密封在一起。腹直肌切除术多见于早产儿。在怀孕或产后妇女中,这种情况是由不断增长的子宫拉伸腹直肌引起的。由于反复拉伸,多产妇女(多次怀孕的妇女)更常见。当在怀孕期间出现缺陷时,有时可以看到子宫从皮下腹壁隆起。 35岁以上、高出生体重儿、多胎妊娠、多胎妊娠的非孕妇更易发生腹直肌切断。其他原因可归因于怀孕头三个月后过度的腹部锻炼。
所有核心肌肉的力量训练,包括腹直肌,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减少孕妇或产后妇女的差距大小。仰卧起坐可能会增加腹直肌分离。所有的矫正练习都应该以拉动腹部肌肉的形式,而不是向外推。在极端情况下,腹直肌切断术会通过称为腹部整形术的整容手术进行矫正,方法是将白线折叠或折叠起来,然后缝合在一起,从而使腹壁更紧实。
婴儿腹直肌割裂
内容
1 介绍
2 诊断
3 治疗
3.1 力量训练
3.2 手术
4 参考资料
介绍
腹直肌切断可能表现为沿腹部中线的脊,从剑突到脐部的任何地方。它会随着紧张变得更加突出,当腹部肌肉放松时可能会消失。在腹直肌收缩期间,可触及肌肉左右半部的内侧边界。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体检来诊断,如果患者接受过腹部手术,则必须与上腹疝或切口疝相鉴别。使用超声波可以排除疝气。
在婴儿中,它们通常是由腹直肌之间的白线的轻微缺陷引起的。这允许来自腹部内部的组织向前突出。在婴儿身上,这可能表现为肚脐和剑胸(胸骨底部)之间的腹部皮肤下有明显的“气泡”。
检查时受试者仰卧,膝盖弯曲 90°,双脚平放,头部略微抬起,将下巴放在胸前。随着肌肉紧张,检查者然后将手指放在呈现的脊中。分离宽度的测量取决于可以容纳在左右腹直肌之间的空间内的指尖数量。由2个指尖(约1 1/2厘米)或更多的宽度组成的分离是诊断腹直肌分离的决定因素。
诊断
腹直肌剖腹超声,即绿色十字间的距离。
腹直肌分离可通过体格检查诊断,包括测量静息和收缩时沿白线多个水平的腹直肌之间的距离。
腹部超声检查为诊断提供了客观证据,也证实了隆起不是疝气。
腹部 CT 扫描是超声波的可接受替代方案。
治疗
怀孕期间 - 怀孕期间的女性无需治疗。
分娩后 - 通常在分娩后的前 8 周内,母亲的腹部肌肉分离会减少;然而,许多人的结缔组织仍然处于拉伸状态。肌肉组织的减弱也可能导致腰痛、骨盆排列减弱和姿势改变。
儿童 - 并发症包括发生脐疝或腹疝,这种情况很少见,可以通过手术矫正。如果患有这种疾病的婴儿出现呕吐、腹部发红或疼痛,应就医。
力量训练
对证据的系统审查发现,运动可能会或可能不会缩小孕妇或产后妇女的差距大小。作者查看了总共 336 名女性的 8 项研究并得出结论:“由于纳入文章的数量和质量都很低,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运动可能有助于预防或减少 DRAM,”还指出“非特定运动可能或可能无助于预防或减少产前和产后的 DRAM。”
然而,在哥伦比亚大学物理治疗项目进行的一项研究中指出:“90% 的非锻炼孕妇表现出 DRA,而只有 12.5% 的锻炼女性患有这种情况。位于脐上方 4.5 厘米处的平均 DRA 为 9.6 毫米(± 6.6) 运动组和 38.9 毫米 (± 17.8) 非运动组。位于脐部的平均 DRA 运动组为 11.4 毫米 (± 3.82),非运动组为 59.5 毫米 (± 23.6) - 运动组。位于脐下 4.5 cm 处的平均 DRA,运动组为 8.2 mm (± 7.4),非运动组为 60.4 (± 29.0)。”
尽管如此,以下练习经常被推荐来帮助增强腹部力量,这可能有助于也可能不会帮助减少腹直肌切割的大小
核心收缩——以坐姿,双手放在腹部肌肉上。进行有控制的小呼吸。慢慢收缩腹部肌肉,将它们直接拉回脊柱。保持收缩 30 秒,同时保持控制呼吸。完成 10 次重复。
坐姿挤压 - 再次以坐姿,将一只手放在肚脐上方,另一只手放在肚脐下方。控制呼吸,以中间点为起点,将腹部向后拉向脊柱,保持 2 秒钟,然后返回到中间点。完成 100 次重复。
头部提升——在躺下的位置,膝盖弯曲成 90° 角,双脚平放,慢慢抬起头,下巴朝向胸部,(专注于隔离腹部,防止髋屈肌被接合),慢慢收缩腹部朝向落地,保持两秒,低头至起始位置2秒。完成 10 次重复。
直立俯卧撑 – 靠墙站立俯卧撑,双脚并拢,距墙壁一臂的距离,双手平放在墙上,收缩腹部肌肉朝向脊柱,身体向墙壁倾斜,肘部向下弯曲靠近墙壁身体,进一步拉腹肌,控制呼吸。推回起始位置时放松肌肉。完成20次重复。
靠墙蹲——也称为坐姿蹲,背靠墙站立,双脚在身体前方,慢慢下半身到坐姿,使膝盖弯曲成 90° 角,在抬起时向脊柱收缩腹肌身体回到站立姿势。或者,也可以使用靠墙和下背部放置的健身球来完成此练习。完成20次重复。
挤压下蹲——“靠墙蹲下”的一种变体是在膝盖之间放置一个小的阻力球,在将身体降低到坐姿的同时挤压球。完成20次重复。
不正确的练习,包括仰卧起坐,会增加腹直肌分离。所有的矫正练习都应该以拉动腹部肌肉的形式,而不是向外推。建议咨询专业物理治疗师以获得正确的锻炼程序。
此外,在对腹直肌分离腹部治疗方法的综述中,除了加强锻炼外,还有其他治疗DRA的选择,包括体位训练、正确提升机制的教育和培训、手法治疗包括软组织松动、肌面松解、Noble技术即在部分仰卧起坐和腹部支撑和胶带期间手动逼近腹部肌肉。其他增强腹部肌肉的技术是使用普拉提和功能训练。
除了上述练习外,图罗学院的研究得出结论,“四足”姿势产生了最有效的结果。四足位置被定义为“一个人的体重由双臂和双腿支撑”。在这个位置,受试者会从平坦的背部开始,然后慢慢地将头向下倾斜,绕着脊柱,收缩腹部肌肉向脊柱,保持这个姿势 5 秒钟,然后释放回到起始位置。完成两组 10 次重复。
手术
在极端情况下,腹直肌切断术会通过称为腹部整形术的整容手术进行矫正,方法是将白线打褶或折叠起来,然后缝合在一起。 这会产生更紧密的腹壁。 手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Plication方法,即前直肌鞘的折叠最常用于修复DRMA和其他考虑疝囊缝合缝合结合网片加固的疝修补术,有两项研究表明术后并发症很少 .
在成年女性中,腹腔镜“百叶窗”技术可用于折叠直肠。
参考资料:
Benjamin, D.R.; Van de Water, A.T.M; Peiris, C.L. (March 2014). "Effects of exercise on diastasis of the rectus abdominis muscle in the antenatal and postnatal periods: a systematic review". Physiotherapy. 100 (1): 1–8. doi:10.1016/j.physio.2013.08.005. PMID 24268942.
Brauman, Daniel (November 2008). "Diastasis Recti: Clinical Anatomy".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122 (5): 1564–1569. doi:10.1097/prs.0b013e3181882493. PMID 18971741. S2CID 26635878.
Norton, Jeffrey A. (2003). Essential practice of surgery: basic science and clinical evidence. Berlin: Springer. pp. 350. ISBN 0-387-95510-0.
Harms, M.D., Roger W. "Why do abdominal muscles sometimes separate during pregnanc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Health System | Penn Medicine".
Lassandro, Francesco; Iasiello, Francesca; Pizza, Nunzia Luisa; Valente, Tullio; Stefano, Maria Luisa; Grassi, Roberto; Muto, Roberto; di Santo Stefano, Mangoni (2011). "Abdominal hernias: Radiological feature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3 (6): 110–117. doi:10.4253/wjge.v3.i6.110. PMC 3158902. PMID 21860678.
"Diastasis recti: MedlinePlus Medical Encyclopedia". medlineplus.gov. Retrieved 2020-10-29.
Engelhardt, Laura (1988). Comparison of two abdominal exercises on the reduction of the diastasis recti abdominis of postpartum women (Thesis). OCLC 60754579. ProQuest 303651963.
Maurice Nahabedian, David C Brooks. "Rectus abdominis diastasis". UpToDate. Retrieved 2018-01-26. Topic 100494 Version 5.0
"Diastasis recti: MedlinePlus Medical Encyclopedia". medlineplus.gov.
"Diastasis Recti Research and the Tupler Technique® | Diastasis Rehab with the Tupler Technique® Program providing the best research and evidenced based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diastasis recti for women, men and children". diastasisrehab.com.
Liao, Sharon (February 2012). "15 minutes and you're done: crunch-free abs". Real Simple. Time Inc. 13 (2). ISSN 1528-1701. EBSCOhost 70214001.
Michalska, Agata; Rokita, Wojciech; Wolder, Daniel; Pogorzelska, Justyna; Kaczmarczyk, Krzysztof (2018). "Diastasis recti abdominis — a review of treatment methods". Ginekologia Polska. 89 (2): 97–101. doi:10.5603/GP.a2018.0016. PMID 29512814.
Saunders (2007). "Definition of quadruped". Dorland's Medical Dictionary for Health Consumers. Elsevier, Inc. Retrieved 11 June 2013.
Mommers, Elwin H. H.; Ponten, Jeroen E. H.; Al Omar, Aminah K.; de Vries Reilingh, Tammo S.; Bouvy, Nicole D.; Nienhuijs, Simon W. (December 2017). "The general surgeon's perspective of rectus diastasi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reatment options". Surgical Endoscopy. 31 (12): 4934–4949. doi:10.1007/s00464-017-5607-9. PMC 5715079. PMID 28597282.
Palanivelu, C.; Rangarajan, M.; Jategaonkar, P. A.; Amar, V.; Gokul, K. S.; Srikanth, B. (June 2009). "Laparoscopic repair of diastasis recti using the 'Venetian blinds' technique of plication with prosthetic reinforcement: a retrospective study". Hernia. 13 (3): 287–292. doi:10.1007/s10029-008-0464-z. PMID 19214651. S2CID 6184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