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概要
皮瓣最好覆盖深部骶部伤口。通常使用大腿后侧皮瓣来覆盖这些伤口。然而,可以将覆盖修改为岛状覆盖。两名患有广泛骶骨伤口的患者用岛后大腿皮瓣进行治疗。两名患者均被继续接受道路交通事故,随后软组织丧失骶骨区域。两名患者的骶骨缺损尺寸约为17厘米×23厘米。抬起单侧岛状后大腿皮瓣并用于覆盖伤口。术后两位患者均表现良好;供体部位和受体部位愈合,没有任何并发​​症。因此,岛后大腿皮瓣是覆盖骶骨区域的广泛缺陷的一种选择。皮瓣可靠且易于抬高,并且具有最小的供体部位发病率。通过将其作为岛状皮瓣提升,避免了“狗耳”缺损并且皮瓣能够在臀肌下穿过隧道。这种操作使得皮瓣能够进一步前进,使其能够覆盖更远端和更大的缺陷。
1.简介
骶部伤口需要用组织重建,这使得它们能够承受坐位或卧位时的压力。足够的软组织衬垫与肌肉或筋膜皮瓣提供最佳选择。文献[1-3]中描述了各种皮瓣。然而,局部组织受累的广泛骶骨缺损使得这些皮瓣的大部分难以使用,因此作者需要使用区域,远处或游离皮瓣。
作者介绍了两名患有广泛骶骨伤口的患者,这些伤口由岛后大腿皮瓣重建。
2.案例1
一名26岁的男性患者被转诊至肯尼亚塔国立医院整形外科,因道路交通事故导致骶区受伤(图1)。该患者受到继发于运动周期损伤的伤害。检查时患者情况良好。他还在右胫骨骨折。他没有神经缺陷。在初始复苏和稳定后,患者被预定进行两个伤口的外科清创术。对骶骨伤口进行重复清创,直到伤口准备好闭合。在手术中,遇到约16厘米×24厘米的缺陷(图1)。基于臀下动脉下支的岛状后大腿皮瓣被抬起(图2,2(3,3)和AND4)。4)。通过手持多普勒识别下臀肌血管。注意到下部分支位于坐骨结节和大转子之间的中点。沿着血管轴线进行皮瓣标记,尺寸约为16厘米×24厘米。首先将瓣片向远侧抬起,并在筋膜下进行解剖平面。然后在内侧和外侧切割。近端将皮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直至确定​​筋膜和臀肌。一旦蒂被确定,则在保留血管的同时完成瓣的变薄。这是由于臀下血管进入骶骨岬的起源。然后将皮瓣从所有周围组织向远端,中间和侧向完全分离并在臀肌下穿过隧道。然后将皮瓣推进伤口并在portovac引流管上以两层封闭(图2)。
图1
第一例患者有广泛的骶骨伤口和皮瓣标记。
图2
第一名患者抬高岛后大腿皮瓣,随访3个月无复发。
图3
第二名患者有广泛的骶骨伤口,皮瓣有标记。
图4
将皮瓣抬起并插入第二患者的受体部位。
3.案例2
一名四十岁的男性病人在肯雅塔国立医院住院,有驾驶汽车时遇到道路交通事故的历史。患者受到脊柱损伤,导致下肢瘫痪。他还对骶骨区域造成挤压伤,对上臀肌进行脱套伤。患者最初复苏。然后对骶骨伤口进行连续清创,并用负压敷料进行修整。入院约三周后,患者准备好闭合伤口。该缺陷的尺寸约为14厘米×20厘米。如上所述形成左后大腿皮瓣(图(图33和图4).4)。皮瓣完全脱离并进入臀肌下方的伤口。插入引流管并且患者处于俯卧位。手术约两周后伤口完全愈合(图5)。
图5
完全采取供皮区的皮肤移植,术后一个月不复发。
4.讨论
创伤后或由于压力坏死导致的深部骶骨伤口最好用皮瓣重建。在这些伤口的重建中已经描述了各种皮瓣。这些包括横向腰部皮瓣,大腿后侧皮瓣和臀肌,或筋膜皮瓣[4-6]。任何这些皮瓣都可以舒适地覆盖大部分伤口。然而,与作者的患者一样,涉及骶骨区域并延伸到臀肌的广泛伤口可能是重建的挑战。在这样的伤口中,臀肌可能不是一种选择,因为它们可能与创伤有关。横向腰部皮瓣可能受到其伸展范围的限制,并且通常使伤口的最远端部分未被覆盖。因此,最好的选择是大腿后侧皮瓣。
大腿后侧皮瓣是一种可靠的皮瓣,可以根据下臀部血管的远端分支或大腿后部穿支进行抬高。利用这个皮瓣,大腿后部的大部分筋膜皮肤组织可用于覆盖骨盆区域周围的缺陷。由于大腿的后神经可以结合到皮瓣中,因此皮瓣具有感觉的附加优点。皮瓣既可以作为岛状皮瓣提升,也可以作为皮瓣与臀部组织连续的皮瓣提升。
作为岛状皮瓣,大腿后侧皮瓣优于非皮瓣。当作为岛状翼片升起时,翼片的旋转弧度增加,因此翼片能够达到进一步的缺陷。皮瓣中的“狗耳”也被消除,这使得皮瓣更具延展性,因此易于插入接受者缺陷中。岛状皮瓣的另一个优点是它允许皮瓣在臀肌下穿过隧道,因此椎间盘到接受部位的距离减小。这允许皮瓣组织覆盖更多的骶骨伤口。
总之,广泛的骶骨伤口最好用岛后大腿皮瓣重建。 当作为岛状物升高时,翼片延伸翼片的范围,从而允许其覆盖更多和更宽的缺陷。 皮瓣具有为伤口带来感觉的附加优点。 它也是一个可靠的皮瓣,具有强大的血液供应,易于提高。
参考:
Island Posterior Thigh Flap Revisited in Covering Extensive Sacral Wounds: Our Experience with Two Patients
1. Koshima I., Moriguchi T., Soeda S., Kawata S., Ohta S., Ikeda A. The gluteal perforator-based flap for repair of sacral pressure sores.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1993;91(4):678–683. doi: 10.1097/00006534-199304000-00017.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2. Levine S. M., Sinno S., Levine J. P., Saadeh P. B.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to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ressure ulcers. 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 2012;69(4):482–484. doi: 10.1097/SAP.0b013e31824b26bc.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3. Diaz S., Li X., Rodríguez L., Salgado C. J. Update i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decubitus ulcers. Anaplastology. 2013;2, article 113 doi: 10.4172/2161-1173.1000113.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4. Zhang R., Sun J., Wei X., et al. Reconstruction of defects with the posterior femoral fasciocutaneous flap after resection of malignant tumours of the femoral greater trochanter, sacrococcygeal region and knee. 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and Aesthetic Surgery. 2009;62(2):221–229. doi: 10.1016/j.bjps.2007.10.044.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5. Scheufler O., Farhadi J., Kovach S. J., et al. Anatomical basi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infragluteal perforator flap.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06;118(6):1389–1400. doi: 10.1097/01.prs.0000239533.39497.a9.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6. Fujii M., Terashi H., Hashikawa K., Tahara S.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large anogenital defects with bilateral V-Y advancement posterior thigh fasciocutaneous flaps. 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and Aesthetic Surgery. 2007;60(11):1208–1213. doi: 10.1016/j.bjps.2007.02.005.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