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概要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多系统炎症性疾病。据报道,12%-27%的全身性疾病患者皮肤受累,而瘢痕结节病是先前皮肤瘢痕区域发生的一种结节病。据报道,由于各种创伤(包括手术,疫苗,整形和带状疱疹感染)引起的疤痕与结节病有关。上眼睑睑成形术是美学手术和眼眶区域手术复兴的主要支柱。考虑到上个世纪进行的许多睑成形术,已报道睑缘成形术瘢痕上的瘢痕结节病相对较少。作者报告了一例47岁女性在20年持续时间的上眼睑线状瘢痕上突然形成双侧瘢痕结节病。
关键词:睑成形术,瘢痕,结节病
介绍
结节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特点是无干酪性肉芽肿,肺,淋巴结和皮肤是最常见的器官.1 皮肤受累是第二常见的表现.2 瘢痕结节病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皮肤病在以前的皮肤瘢痕区域发生结节病的形式
眼睑成形术是一种整形外科手术,用于矫正眼睑的缺陷和变形,并通过去除或重新定位眼睑周围一定量的皮肤或脂肪组织,在美学上将单个眼睑修改为双眼睑.4 双眼皮手术,也称为进行亚洲眼睑手术以创造上眼睑褶皱,从而产生更大的眼睛.5 与在亚洲进行的大量双眼皮手术相比,眼睑瘢痕上的瘢痕结节病很少被人注意或报道。
案例报告
一名47岁的女性被送到皮肤科门诊,评估她上眼睑以前的睑成形术疤痕的新线性生长情况。她在访视前6个月首次发现新病变,病灶厚度逐渐增加。她没有显著的病史,并且有大约20年前进行的双侧睑成形术的手术史。体格检查显示沿着上眼睑睑成形术瘢痕呈线状阵列的微小红斑和坚硬丘疹(图1)。没有可触及的淋巴结,肺部症状或眼睛不适(表1)。除双侧上眼睑病变外,没有其他皮肤病变。在第一次假定的增生性瘢痕印象下,进行了穿孔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非坏死性,非干酪性肉芽肿性炎症结构由上皮样细胞和朗格汉斯巨细胞组成,伴有淋巴细胞浸润,与结节病一致(图2)。没有证据表明微生物存在高碘酸 - 席夫或Grocott甲胺银染色。进一步的检查,包括胸部X光片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的测量,均在正常范围内(表1)。患者使用处方地塞米松眼膏约4个月后病灶几乎消失。
图1。
多个薄的红斑状坚硬丘疹在上眼睑睑成形术瘢痕上以线性排列聚集。
表格1。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调查是为了排除系统性结节病。
ACE: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图2。
真皮显示由朗格汉斯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的非坏死性,非干酪性肉芽肿性炎症结构:(a)H&E,×40放大倍数和(b)H&E,×200放大倍数。
讨论
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其特征在于非干酪性肉芽肿的发展。肺是最常受影响的器官。然而,该病症还影响淋巴结,肝脏,眼睛和皮肤。已知皮肤受累是第二常见的表现,2 据报道12%-27%的全身性疾病患者,但眼睑受累非常罕见,并且在老眼睑瘢痕中发生的瘢痕结节病甚至更罕见。 2 在排除系统性结节病之前,最初诊断为皮肤结节病并不容易,因为结节病可能全身受累,尽管发病率相对较少;因此,应监测皮肤结节病患者的肺部症状,眼部疾病,右上腹部疼痛和外周淋巴结肿大.6 皮肤结节病是“伟大的模仿者”之一,几乎每种形态类型的皮肤病都可以表现出来,包括丘疹,结节,红斑狼疮,红皮病和疤痕中的肉芽肿.2最常见的皮肤结节病表现为丘疹形式。并非罕见的是,皮肤结节病可能发生在瘢痕组织中,这被称为瘢痕结节病。
瘢痕结节病是皮肤结节病的变种,在无活动的瘢痕上发展。据报道,由于各种类型的创伤(包括手术,疫苗,美容纹身和带状疱疹感染)引起的疤痕与结节病有关.3病变最初发生为紫红色红斑,随后变成棕色,不痒.2瘢痕结节病的鉴别诊断包括传染性皮肤病,如分枝杆菌感染,肥厚性瘢痕,瘢痕疙瘩和异物肉芽肿病.2 虽然瘢痕结节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有几项研究表明,吞噬异物的巨噬细胞可能会导致其释放。 ACE和淋巴因子,导致肉芽肿的发展。
眼睑成形术是一种塑料外科手术,最初用于纠正眼睑的缺陷或畸形。现在,在亚洲,双眼皮手术正在历史上用于修复亚洲眼睑,只需一次折叠即可获得更大更美丽的眼睛。审美观点,特别是在东亚.5考虑到眼睑成形术在世界范围内频繁进行的事实,眼睑瘢痕结节病的报道相对较少.2这可以通过比较整个皮肤瘢痕形成的发生率这一事实来解释。 瘢痕结节病的发病率很低。其次,睑成形术后的瘢痕形成通常是微妙的,因为上眼睑皮肤非常薄。结果,在眼睑成形术切口线上出现瘢痕结节病变得更加不寻常。
如果患有先前睑成形术瘢痕的患者抱怨瘢痕线突然形态学改变,则应考虑瘢痕结节病的可能发生,而不是将其视为仅具有肥厚性改变的瘢痕而不管原始瘢痕形成的时期。
参考:
Linear scar sarcoidosis on thin blepharoplasty line mimicking a hypertrophic scar: A case report
1. Kocak C, Yucel E, Namdar ND, et al. A case of scar sarcoidosis developing in an old scar area on the forehead. Acta Dermatovenerol Alp Pannonica Adriat 2015; 24(3): 61–63. [PubMed] [Google Scholar]
2. Shumway NK, Snitzer L, Alamdari H, et al. Resident rounds: part III – cutaneous sarcoidosis in a blepharoplasty scar. J Drugs Dermatol 2015; 14(10): 1169–1171. [PubMed] [Google Scholar]
3. Kim HR, Kim SJ, Im M, et al. Scar sarcoidosis induced by pulsed dye laser treatment. Ann Dermatol 2016; 28(4): 509–510.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4. Trussler AP, Rohrich RJ. MOC-PSSM CME article: blepharoplasty. Plast Reconstr Surg 2008; 121(1, Suppl): 1–10. [PubMed] [Google Scholar]
5. Mikamo M. Mikamo’s double-eyelid operation: the advent of Japanese aesthetic surgery. 1896. Plast Reconstr Surg 1997; 99(3): 664–669. [PubMed] [Google Scholar]
6. Holzmann RD, Astner S, Forschner T, et al. Scar sarcoidosis in a child: case report of successful treatment with the pulsed dye laser. Dermatol Surg 2008; 34(3): 393–396. [PubMed] [Google Schol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