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0.5、1、2、3.5、5mm仿生血管仿生体 - 胸腹一体式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仿气腹/半球形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单端多孔折叠]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鼻中隔偏曲程度与方向与鼻骨形态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8 00: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概要
背景
鼻中隔偏曲可能影响鼻骨生长和面部形态。对鼻形态学参数的了解可能在规划成功鼻整形术和鼻中隔成形术中起重要作用。作者的研究目的是评估鼻中隔偏曲的方向和程度与鼻骨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及年龄和性别等因素。

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5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颌面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作者排除了可能影响其鼻骨形态的因素的患者,共评估了203名患者(111名男性,92名女性;平均年龄36.23岁;年龄范围18-79岁)。在冠状CT图像上测量鼻偏离角,作为隔膜的最大偏离点之间的角度,并且通过测量两侧的鼻长度,鼻内角和外侧和中间鼻厚度来确定中线鼻形态。

结果
107例患者(52.7%)和96例患者(47.3%)左侧检测到鼻中隔偏曲。在同侧偏侧,侧鼻和中鼻骨厚度和鼻骨长度显著增大(表3)。鼻偏离角度的变化与鼻骨形态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表4)。除了鼻偏角(p = 0.660)之外,所有研究参数的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作者发现唯一的内部角度随着衰老而增加(p = 0.002)。

结论
研究表明,鼻中隔偏曲的方向可能是影响鼻骨形态的一个因素。

关键词:鼻骨,鼻中隔,鼻整形术,鼻中隔成形术

背景
鼻中隔位于鼻腔的中间部分,并且位于鼻结构的主要部分。它由筛骨的犁骨和垂直板分成后部,由四角软骨分为前部[1,2]。

鼻中隔偏曲是高达80%的健康成人最常见的解剖变异[3,4]。当作者考虑健康的鼻呼吸时,鼻中隔骨和软骨部分的解剖学和形态学特征起着重要作用。鼻中隔偏曲还与睡眠呼吸暂停,重复性打喷嚏,流鼻血,鼻窦炎和呼吸困难有关[1]。一些研究人员将嗅觉与鼻中隔偏差联系起来。

鼻中隔可能影响鼻骨生长和面部形态。从最初的生长阶段来看,上颌骨和鼻结构由于其紧密的胚胎发育而具有显著的解剖学连接[5]。在生长期,鼻中隔充当生长板,影响周围的骨骼和面部骨骼组织[6]。因此,鼻中隔偏曲会影响面部形态学参数,如椎间隙距离和上颌旋转距离,导致鼻侧壁和鼻中隔偏曲的代偿性变化,这与鼻底和腭区不对称有关[1,6,7]。隔膜偏离的严重程度也影响筛板宽度和同侧中鼻甲长度的同侧侧板[8]。

根据与年龄,性别,气候和种族相关的因素,鼻子的一些形态特征如骨长度和厚度可能呈现不同的形式[9-11]。鼻骨的形态学特征在规划成功的鼻中隔成形术和鼻整形手术中起重要作用。开放性鼻整形术和鼻内入路术之间的选择通常基于形态学参数。隆鼻术中每个参数的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如扭曲,组织水肿和出血[12]。尚未研究鼻中隔偏曲对鼻腔形态参数如厚度和长度的影响。作者的研究目的是评估鼻中隔偏曲的方向和程度与鼻骨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及年龄和性别等因素。

方法
研究人口
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接受颌面部CT检查的250名鼻中隔偏曲患者被回顾性地随机分布在BülentEcevit大学医学院的档案中。该研究仅包括18岁以上的成年人。对患者的医疗记录进行了调查,并将具有鼻整形,颅骨和面部创伤或骨骼畸形(例如S形隔膜偏离)史的患者和鼻腔肿块患者排除在研究之外。纳入了213名患者(111名男性,92名女性;平均年龄36.23岁;年龄范围18-79岁)。作者的研究方案符合2013年赫尔辛基宣言,该研究得到了Bulent Ecevit大学医学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批准号为2015-46-09 / 06。

使用Activion 16 CT扫描仪(Toshiba Medical Systems,2008 Japan)进行CT检查。 CT参数为120kVp,100-150mA,0.5mm连续轴向切片厚度,512×512矩阵尺寸,视场(FOV)为240.图像是在仰卧位置获得的,没有旋转,弯曲或伸展。为了解决患者错位引起的不对称问题,参考线用于校正所有患者的测量平面(图1a,b和4a,b)。使用OsiriX软件在个人计算机上生成多平面重建(MPR)冠状和矢状图像 。所有测量均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在同一软件中进行颌面放射学9年和7年的经验。

1.jpg
图1
轴向和矢状MPR图像上的参考线用于校正测量平面(a,b),在冠状MPR图像上测量鼻偏离角作为隔膜的最偏离点与中线之间的角度(c)

4.jpg
图4
轴向和矢状MPR图像上的参考线用于校正测量平面(a,b),在x和y平面被带到鼻点后,在冠状图像上测量内部角度(c)

数据采集
通过鼻中隔曲率的凸度描述鼻偏离方向。在冠状CT图像上测量鼻偏角,作为隔膜最偏离点与中线之间的角度(图1)。从嵴嵴到腭的线被定义为中线[13]。根据偏差角度将患者分为三组:轻度(<9°),中度(9-15°)和严重(≥15°)[14,15]。

通过测量鼻骨的侧向和中间厚度,鼻骨长度和鼻内角来评估鼻骨形态。

在侧向和中间截骨线部位的轴向图像中测量鼻骨厚度。外侧截骨线沿着鼻窦缝线延伸,中间(或中线)截骨线沿着鼻内缝合线延伸。在鼻窦缝线处测量外侧鼻骨厚度。在鼻窦缝合线和鼻窦之间的中点测量中间鼻骨厚度(图2)[9]。

2.jpg
图2
鼻骨厚度测量。 a 鼻侧骨厚度。 b 中间鼻骨厚度测量

鼻骨长度是从额鼻缝线到矢状平面上的鼻骨终点测量的(图3)[16]。 在鼻根部位的冠状MPR图像上测量了内部角度(图4)[10]。 除了鼻内角以外,所有参数都是双侧测量的。

3.jpg
图3
右侧(a)和左侧(b)的鼻骨长度的测量

统计分析
使用用于Windows的SPSS软件(版本19.0,SPSS Inc.,Chicago,IL,USA)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以频率和百分比给出,连续变量以平均值,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和最大值给出。 Shapiro Wilk测试用作常态测试。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ANOVA)用于两个和三个参数组比较,Mann-Whitney U和Kruskal Wallis检验用于两个和三个非参数组比较。 Student's t检验用于参数与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对于所有统计学比较,p值低于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作者的研究中有107名患者(52.7%)右侧鼻中隔偏离,96名患者(47.3%)偏向左侧。偏差方向组之间在年龄,性别或偏离角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 = 0.391,0.325,0.407;表1)。

表格1
鼻偏侧与年龄,性别和鼻偏角的关系
t1.jpg
*值以中位数(min-max)表示

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算#P值

除了鼻偏离角(p = 0.660)之外,所有研究参数的性别之间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表2)。

表2
性别,鼻形态和鼻偏离角度之间的关系
t2.jpg
LT侧鼻骨厚度,IT中间鼻骨厚度,NBL鼻骨长度

*值以中位数(min-max)表示

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算#P值

鼻骨偏离角度介于4.9°和34.1°之间。右偏差的平均偏差角为13.6±5.29°,左偏差的平均偏差角为14.44±6.08°。偏离角表明43例患者有轻度偏差(第1组),77例患者有中度偏差(第2组),83例患者有严重的鼻中隔偏曲(第3组)。

表3列出了同侧和对侧鼻侧偏离角度,侧向和中间骨厚度以及鼻骨长度的中位数(最小值 - 最大值)。所有患者的同侧和对侧鼻中隔偏差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形态学参数除了内部角度(p = 0.283)。

表3
鼻形态与鼻偏侧的关系
t3.jpg
LT侧鼻骨厚度,IT中间鼻骨厚度,NBL鼻骨长度

*值以中位数(min-max)给出

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算#P值

鼻中隔偏角组之间的鼻内角,鼻骨长度和侧中骨厚度没有显著差异(表4)。

表4
鼻形态与鼻偏角组的关系
t4.jpg
LT侧鼻骨厚度,IT中间鼻骨厚度,NBL鼻骨长度

*值以中位数(min-max)给出

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算#P值

当作者研究年龄和骨骼形态之间的关系时,只有内部角度随着衰老而增加(p = 0.002)。

讨论
鼻中隔偏曲可能会干扰鼻腔生理,并且可能与耳廓肥大或其他解剖变异相结合。鼻中隔偏曲可以通过侧向推动外耳狭窄中鼻道。除了鼻塞外,鼻中隔偏离对邻近结构施加压力。反过来,这会干扰引流通路,通过接触影响粘膜纤毛功能,并通过扰乱正常的粘液引流导致所有鼻窦阻塞和继发鼻腔感染。这些粘膜异常最常见于上颌窦区[14]。隔膜的解剖学完整性和功能能力可以允许鼻子的两侧的操作,其中每个侧面具有单独的血管支撑和神经支配。两个单独的气道而不是单个统一气道的操作为调节空气和呼吸防御提供了一些优势。

作者的研究表明,在鼻中隔偏曲患者中,同侧鼻骨长度和骨厚度大于对侧。据认为,鼻中隔偏曲会影响鼻骨发育,因为这种密切关系起源于胚胎发育阶段[5]。研究表明,偏斜鼻子的凹面有明显的面部生长延迟[17]。作者的数据支持这一发现,即在偏差的对侧有较小的鼻骨厚度。在隔膜区域的大小和隔膜偏离程度之间无法获得显著的关系[18],另一方面,在之前的研究中,尚未研究鼻骨与鼻中隔偏离之间的关系。在这项研究中,鼻腔长度和鼻骨厚度受到鼻中隔偏曲一侧的影响,但这与鼻中隔偏曲的程度无关。

目前,鼻部截骨术是用机械力进行的,因此,它们导致鼻粘膜的大量创伤,这可能有助于延长术后瘀斑。鼻骨碎片骨折也可能导致美容效果不佳[19,20]。作者认为,根据鼻中隔偏曲,通过选择截骨术期间最薄的鼻骨侧可以减少并发症。根据鼻中隔偏差识别和干预鼻骨的长边也可以导致鼻不对称的更好和适当的愈合。

一些研究集中于鼻中隔偏曲程度对周围结构的影响。 Kapusuz Gencer等。报道严重的鼻中隔偏曲影响上颌窦体积[14]。 Poorey等人。证实鼻中隔偏曲角与鼻窦炎在轻度至重度程度的鼻中隔偏曲中无显著相关性[7]。野村等人。未发现鼻骨重叠与鼻中隔偏离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18]。同样,在作者的研究中,在轻度和严重程度的鼻中隔偏曲之间,鼻骨形态学参数没有显著差异。

在作者的研究中测量的鼻骨长度和骨厚度在男性患者的任一侧显著更大。作者的研究结果支持了两性之间鼻骨形态的差异,正如之前的研究报道的那样。在Yüzba&#351;&#305;o&#287;lu等人的一项研究中。使用三维重建图像评估鼻骨和梨状孔的形态,男性两侧和中心线的鼻骨长度明显大于女性患者[10]。在Karada&#287;等人的一项研究中。在安纳托利亚人群中,虽然发现男性鼻骨长度较大,但是在鼻骨厚度方面,两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16]。在一项关于韩国人鼻骨形态的研究中,Hwang等人。据报道,在鼻骨高度方面,两性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11]。

老化导致骨吸收,特别是在面部的中间三分之一处。这表现为超外延和下侧眶孔宽度的扩大[12]。作者的结果与该数据一致,表明随着老化而增大的内部角度。这与骨吸收有关,也与鼻骨支撑的减弱和丧失有关[21]。作者的研究结果强调,中脑的骨质元素随着衰老而发生很大变化,骨质衰老过程主要是收缩和恶化,而不是扩张。这一结果可能有助于外科医生了解面部骨骼随年龄增长的变化,并且在面部年轻化手术中,与骨性增强相比,软组织增大可能是一种更好的方法,因为骨性植入物下面的平台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21]。

结论
作者的研究表明,鼻中隔偏曲可能是影响鼻骨形态的一个因素。作者评估了偏侧,发现偏侧的鼻骨长度和厚度明显大于对侧。然而,当根据隔膜偏离角进行评估时,组之间没有形态学差异。作者的研究还表明,性别会影响鼻腔的形态学参数,但衰老对形态学数据的影响有限。

参考: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and direction of nasal septum deviation and nasal bone morphology
1. Wang J, Dou X, Liu D, Song P, Qian X, Wang S,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 of deviated nasal septum on the structure of nasal cavity.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16;273(6):1477–80. doi: 10.1007/s00405-015-3770-y.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2. Kajan ZD, Khademi J, Nemati S, Niksolat E. The effects of septal deviation, Concha bullosa, and their combination on the depth of posterior palatal arch in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J Dent Shiraz UnivMed Sci. 2016;17(1):26–31.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3. Roblin DG, Eccles R. What, if any, is the value of septal surgery? Clin Otolaryngol. 2002;27:77–80. doi: 10.1046/j.1365-2273.2002.00531.x.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4. van Egmond MMHT, Rovers MM, Hendriks CTM, van Heerbeek N. Effectiveness of septoplasty versus nonsurgical management for nasal obstruction due to a deviated nasal septum in adults: 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rials. 2015;16:500. doi: 10.1186/s13063-015-1031-4.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5. Fabiana B, Alberto B, Salvatore R, Alessandro N, Paola C. Is there a correlation between nasal septum deviation and maxillary transversal deficiency? A retrospective study on prepubertal subjects.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2016;83:109–12. doi: 10.1016/j.ijporl.2016.01.036.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6. Hartman C, Holton N, Miller S, Yokley T, Marshall S, Srinivasan S, et al. Nasal septal deviation and facial skeletal asymmetries. Anat Rec. 2016;299:295–306. doi: 10.1002/ar.23303.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7. Poorey VK, Gupta N. Endoscopic and computed tomographic evaluation of influence of nasal septal deviation on lateral wall of nose and its relation to sinus diseases. Indian 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4;66(3):330–5. doi: 10.1007/s12070-014-0726-2.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8. Damar M, Din&#231; AE, Eli&#231;ora S&#350;, Bi&#351;kin S, U&#287;ur MB, &#214;z &#304;&#304;, et al. Does the degree of septal deviation affect cribriform plate dimensions and middle turbinate length? J Craniofac Surg. 2016;27:51–5. doi: 10.1097/SCS.0000000000002220.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9. Lee SH, Yang TY, Han GS, Kim YH, Jang TY. Analysis of the nasal bone and nasal pyramid by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08;265:421–4. doi: 10.1007/s00405-007-0476-9.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10. Yüzba&#351;io&#287;lu N, Yilmaz MT, &#199;i&#231;ekba&#351;i AE, &#350;eker M, Sakarya ME. The evaluation of morphometry of nasal bone and pyriform aperture using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J Craniofac Surg. 2014;25(6):2214–9. doi: 10.1097/SCS.0000000000001063.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11. Hwang TS, Song J, Yoon H, Cho BP, Kang HS. Morphometry of the nasal bones and piriform apertures in Koreans. Ann Anat. 2005;187(4):411–4. doi: 10.1016/j.aanat.2005.04.009.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12. Toriumi DM, Rosenberger E. Rhinoplasty of the aging nose. Facial Plast Surg. 2016;32:59–69. doi: 10.1055/s-0035-1570126.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13. Orhan I, Ormeci T, Aydin S, Altin G, Urger E, Soylu E, et al.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the maxillary sinus in patients with nasal septum deviation.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14;271:727–32. doi: 10.1007/s00405-013-2617-7.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14. Kapusuz Gencer Z, Ozkiris M, Okur A, Karacavus S, Saydam L. The effect of nasal septal deviation on maxillary sinus volumes and development of maxillary sinusitis.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13;270(12):3069–73. doi: 10.1007/s00405-013-2435-y.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15. Elahi MM, Frenkiel S, Fageeh N. Paraseptal structural changes and chronic sinus disease in relation to the deviated septum. J Otolaryngol. 1997;26(4):236–40. [PubMed] [Google Scholar]
16. Karadag D, Ozdol NC, Beriat K, Akinci T. CT evaluation of the bony nasal pyramid dimensions in Anatolian people. Dentomaxillofac Radiol. 2011;40(3):160–4. doi: 10.1259/dmfr/35578628.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17. Hafezi F, Naghibzadeh B, Nouhi A, Yavari P. Asymmetric facial growth and deviated nose: a new concept. Ann Plast Surg. 2010;64:47–51. doi: 10.1097/SAP.0b013e31819ae02d.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18. Nomura Y, Nomura K, Ozawa D, Arakawa K, Hidaka H, Katori Y. Clinical factors indicating short nasal bone overlap. Acta Otolaryngol. 2015;135(11):1196–9. doi: 10.3109/00016489.2015.1061698.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19. Tirelli G, Tofanelli M, Bullo F, Bianchi M, Robiony M. External osteotomy in rhinoplasty: Piezosurgery vs osteotome. Am J Otolaryngol. 2015;36(5):666–71. doi: 10.1016/j.amjoto.2015.05.006.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20. Yücel &#214;T. Which type of osteotomy for edema and ecchymosis: external or internal? Ann Plast Surg. 2005;55(6):587–90. doi: 10.1097/01.sap.0000185396.94875.4a.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21. Shaw RB, Kahn DM. Aging of the midface bony elements: a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study. Plast Reconstr Surg. 2007;119(2):675–81. doi: 10.1097/01.prs.0000246596.79795.a8.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