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0.5、1、2、3.5、5mm仿生血管仿生体 - 胸腹一体式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仿气腹/半球形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单端多孔折叠]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面部年轻化程序的发展:三十年的面部提升临床经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5 00: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概要
面部年轻化程序大致可分为面部提升手术和非手术,微创手术,如脂肪移植,填充物,肉毒杆菌毒素注射,螺纹​​提升或激光磨擦。面部提升手术或除皱术是与恢复最直接相关的手术,因为它具有恢复老化引起的解剖学变化的基本能力。由于对面部解剖学和衰老机制的理解以及创新外科医生的奉献精神的进步,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已经开发了各种面部整形手术方法。然而,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并且每种手术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因此不存在通常适用的标准方法。在确定亚洲患者使用的手术方法时,应考虑亚洲人皮肤的特征及其骨骼解剖结构。整形外科医生应该提高他们分析每个患者的原始美学特性和问题区域的能力,利用关于衰老过程的科学知识,并且他们应该发展执行各种恢复活力技术所需的技能。在本文中,作者根据作者30多年的临床经验,回顾了各种面部提升程序和改进的双平面提升的现有方法。

关键词:提升,皱纹成形术,恢复活力,衰老

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大众媒体促进对美的渴望,对年轻和有吸引力的外表的需求最近有所增加。面部年轻化与其他美容程序不同,它直接恢复了患者的年轻外观;因此,必须正确了解衰老过程的解剖学方面。老年过程的严重程度,主要受累区域,皮肤特征和骨骼外观因患者而异。个体因素,例如患者的期望,患者可以恢复日常社交活动所需的恢复时间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也影响了年轻化方法的选择。因此,外科医生在接近面部年轻化时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是个体多样性,因为可用于改善老化面部外观的过多技术方法。

描述面部提升手术的早期作品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初。在早期阶段,手术仅限于简单的皮肤切除和初次闭合,无皮下破坏或深部组织操作[1,2,3,4]。随后,开发了更精细的手术方法以实现更持久和更美学上令人满意的结果。已经进行了许多关于面部结构和衰老过程的研究[5,6,7,8,9]。 Bames [10]描述了皮下破坏和皮肤再造,Skoog [11,12]将浅筋膜层和颈阔肌切开为单个肌筋膜单位。自从该领域的先驱者进行这些早期研究以来,面部提升程序已经从皮下面部提升演变为更深的平面提升(例如,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MAS),复合,骨膜下和双平面),因为外科手术在技术上是精炼和面部解剖学知识积累[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许多外科医生已经引入了许多面部提升程序及其修改,但尚未就一般优越的程序或各种手术方法的明确指示建立共识。在整形外科领域,每个外科医生的个人观点仍然强烈影响手术方法的选择。因此,外科医生必须了解每种手术技术的优缺点,以确保他们为患者使用最佳的面部提升方法(表1)。

表格1
每个面部提升程序的优缺点总结
t1.jpg
SMAS,浅表肌肉腱膜系统; MACS,微创颅骨悬吊; FNI,面神经损伤; RL,保留韧带; DTF,深颞筋膜。

本研究描述了所有面部层的老化过程,并介绍了作者在各种面部提升过程中的经验。它侧重于双平面抬起及其修改,这是作者诊所中最常用的技术。

面部老化的解剖
由于内在和外在过程而发生面部老化。内在衰老过程发生在细胞水平。激素水平降低[29],细胞废物积累[29],自由基引起的损伤[30],线粒体衰老[31],端粒分解[32]和累积基因突变[33]都是内在衰老的原因。外在衰老过程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如常见的面部表情,重力,日晒,吸烟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3​​4]。面部的每一层都可以经历其自身的老化过程。外科医生在进行整容手术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随着衰老,皮肤中的细胞外基质蛋白质(例如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量减少并且皮肤变得稀薄和易碎。因此,老年人的皮肤容易受损并容易起皱[35]。其次,在面部的各种解剖学位置,脂肪组织作为独立的隔室存在。皮下层中的老化过程以两种方式发生。一个是位于较深层的面部轮廓脂肪的萎缩。太阳穴,眶周和颊部区域的脂肪垫随着衰老而萎缩,导致颞部中空,眼睑凹陷和面颊凹陷。另一种方式是表面脂肪隔室的下降。通过保留韧带来抓住下降的脂肪,加重折叠。下眼睑中隔脂肪垫的上睑下垂产生花彩和鼻腔凹槽。颧脂垫下降并加重鼻唇沟。实验性脂肪垫的下垂会导致下颌畸形[36,37]。换句话说,深层脂肪成分的放气和表面脂肪成分的下垂使得衰老更加突出。第三,面部的模拟肌肉位于浅筋膜内,因此包含在SMAS中。 SMAS层也会老化。发生SMAS层的松弛,SMAS和面部表情肌肉的张力降低[38,39]。第四,保留韧带是树状排列的韧带结构,连接真皮和骨膜[7]。在组织学上,它们是来自骨膜,深层面肌筋膜或SMAS的凝聚纤维组织。它们在面部的所有层中垂直定向,因为它们起到支撑软组织和在其固定点之间产生边界的重要作用。随着衰老,保持韧带的衰减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保留韧带失去了力量,固定点之间的软组织凸出继续[40,41]。第五,面部骨骼的骨吸收也在进展。直到成年早期,骨骼投射逐渐增加到其最高水平。随后,面部骨骼经历再吸收,特别是在眼眶,上颌中段和下颌体的下颌前部的多个区域[42,43,44]。这些变化导致覆盖的面部软组织的退缩和面部凹陷的增加。

面部提升程序的发展
经典皮下面部提升
最初的面部提升概念是在二十世纪初引入的[1],涉及在面部外侧部分过度皮肤的简单切除。然后该过程演变为包括皮下破坏和重拍皮瓣以抵抗重力[10,45]。这种皮下整容手术有几个优点。它简单且相对安全,因为外科手术发生在包含面部神经的平面上方,使其易于执行,即使是初学者也是如此。此外,该技术可确保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并且在二次或三次整容手术中非常有用。然而,由于牵引力依赖于浅表皮肤载体,因此不能期望长期的术后效果。皮肤具有粘弹性的固有特性,包括蠕变和应力松弛[46]。因此,在皮下面部提升后,收紧的皮肤很容易失去其张力,使得提升效果的寿命最小化。此外,在皮下面部提升过程中不会操纵深部面部组织,因此术后仍然保持深部组织的上睑下垂。由于这些原因,具有深部面部组织的明显上睑下垂的患者不适合皮下面部提升。根据作者的经验,虽然亚洲人的坚韧皮肤特征与高加索人相比具有相对较长的效果,但亚洲人往往表现出下垂而不是起皱[47]。因此,通常需要更深的平面升力来保持长期效果。不自然的面罩状外观,耳垂或发际线的变形,瘢痕扩大和皮瓣坏死也是该方法的缺点。因此,皮下瘦脸通常仅限于具有明显皱纹而没有明显下垂畸形的患者,或者与其他技术组合进行。

SMAS整容
由于Skoog [11]于1973年首次描述了SMAS层的解剖和提升技术,因此开发了各种处理SMAS层的操作方法。 SMAS是由纤维脂质组织组成的浅表筋膜层,包括胶原纤维和少量弹性纤维,它具有更强的抗重力和承受比皮肤更大的负荷。因此,与传统的皮下瘦脸相比,SMAS瘦脸可以预期长期的术后效果。

SMAS折叠
为了操纵面部皮肤下面的深层软组织,引入了SMAS层的缝合折叠技术。制作耳前切口,垂直延伸到颞区并且在耳后区域的后方。 SMAS在皮下剥离后暴露,没有亚SMAS解剖。将移动的前部SMAS缝合到相对固定的区域,例如耳前腮腺 - 咬肌筋膜。通常在超前后方向上使用三针。最后修剪SMAS组织以防止膨胀。 SMAS折叠的优点是易于操作,面部神经损伤的风险很小,因为在SMAS层下不进行解剖,并且其涉及相对短的停机时间。然而,SMAS折叠有一些缺点。如果通过布线效应将缝线拉过软组织,则可能发生提升效果的丧失。另外,由于在该技术中较深的组织和保持韧带保持不变,因此升力的持久效果可能受到限制。最后,颈部的恢复是最小的。

最小的颅骨悬吊提升
最小进入颅悬吊(MACS)提升是缝合折叠方法的一种先进形式。它采用环缝合,抓住SMAS和颈阔肌的多个部分。最后的锚定点是颧弓上方的深颞筋膜,这就是为什么这种技术被称为颅骨悬吊术[48]。通过短的瘢痕切口,皮瓣升高,并且在深部组织上方放置多个环缝合线。这些环缝线产生微晶化,或深层软组织的聚集。作者通常使用两个环缝合:一个环用于提升面颊和下颌的超前后方向,另一个用于保持颈阔肌并更垂直地拉动颈部的软组织。可以使用第三个环,特别是在颧脂垫上睑下垂的患者中[49]。 MACS升降机有几个优点。它涉及小的皮肤切口和有限的皮下夹层,导致术后快速恢复。在SMAS平面下方没有解剖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面神经损伤的风险。将软组织垂直锚固到坚固的深颞筋膜也是有益的。鼻唇沟,下颌和颈椎角度可通过MACS升力矫正。在深部组织面部提升后的翻修手术中,MACS提升可能是有效的,因为它不涉及先前操纵的深部组织,因为仅需要皮下切除。它的缺点类似于SMAS折叠的缺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丧失效果,布线效应,以及由于环缝合线的过度聚束而导致的皮瓣潜在的不规则性。

侧位SMAS切除术
侧面SMAS切除术首先由Baker [50]描述,它涉及移除位于移动和固定SMAS之间的SMAS的侧部。根据Baker的说法,通过经典的面部提升切口或短瘢痕切口暴露SMAS层,然后去除覆盖腮腺前缘的浅表筋膜带。前移动SMAS的游离边缘被超前拉动并缝合到固定SMAS的游离边缘。 SMAS牵引的载体可以针对每个患者个体化,并且可以与皮肤牵引的载体不同。术前捏住患者的韵律可能有助于确定SMAS切除的载体和数量。侧位SMAS切除术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具有几个优点。移动和固定SMAS之间的固定程度比SMAS褶皱中的固定程度强得多,提升效果持续时间更长。与需要广泛的亚SMAS解剖的更积极的面部提升程序相比,例如扩展的SMAS提升或复合面部提升,在横向SMAS切除术中需要相对少量的SMAS解剖。因此,可以减少面神经损伤的风险和撕裂浅表面层的可能性。手术技术相对简单,术后效果可预测。然而,如在SMAS折叠的情况下,在SMAS切除术期间保留韧带保持完整,因此深部软组织的进展受到限制。在子SMAS层中进行解剖涉及面神经损伤的风险。此外,应对SMAS切除术后腮腺筋膜的自由切割边缘进行精确修复,以保持其连续性。

扩展的SMAS提升
一些外科医生已经努力分别提升皮肤和SMAS皮瓣,然后将每个皮瓣拉成独立的矢量。 Stuzin [22]将他的技术命名为扩展的SMAS解剖。在该技术中,通过经典的皮下面部提升切口升高皮瓣以暴露SMAS。 Baker和Stuzin [51]强调必须充分注意在SMAS的表面保留适量的脂肪。在SMAS皮瓣抬高期间,SMAS上的切口在颧弓下方1cm处开始,以保​​留面神经的颞支,然后SMAS解剖的范围到达颧脂垫和下颌区域。此时,颧骨和咬肌保留韧带完全释放;因此,鼻唇沟和唇褶皱的复原是可能的。在颧垫区域周围,重要的是将SMAS皮瓣提升到肌肉上方,例如眼轮匝肌和颧骨大和小,因为面部神经位于肌肉深处。 SMAS皮瓣升力的矢量根据目标褶皱而不同。通常,SMAS皮瓣比皮瓣更垂直地牵引。在颧骨脂肪垫区域,SMAS皮瓣超前推进,垂直于鼻唇沟。在下颌区域,SMAS皮瓣几乎垂直于下颌骨边缘。 SMAS和颈阔肌皮瓣可以在耳后区域旋转,以改善下颌和颈部轮廓。扩展的SMAS升降机具有多种优势。面部深层软组织独立于皮肤操作,可以更准确地逆转衰老过程。由于保留韧带的释放和面部脂肪隔室的重新定位,升力肯定具有持久的效果。另外,皮瓣上的张力减小,并且可以避免不自然的面罩状外观。该方法的缺点是其技术难度,破坏面神经或肌肉组织的可能性,长的手术时间以及由于延长的解剖而损害的皮瓣活力。

复合面部提升
Hamra [52,53]开发了一种复合面部提升技术,其中皮肤,皮下脂肪和SMAS层连接在一起并作为一个单元升高。这种技术与扩展的SMAS面部提升不同之处在于,执行了单深度平面解剖:在其中进行了低阶处理;眼轮匝肌,亚SMAS和面部的副颈阔肌;脖子上的前颈阔肌在扩展的SMAS面部提升中,执行双平面提升,包括在太阳穴,面部和颈部的皮下层以及面部中的亚SMAS水平。作者几乎没有修改过遵循哈姆拉的原则。在作者的手术中,作者仅在有限的耳前区域皮下切开皮瓣。接下来,在到达移动和固定SMAS的交界处之前在SMAS中进行切口,然后在皮肤,皮下脂肪和SMAS的复合层下面的一个平面中继续解剖。眼轮匝肌和部分颈阔肌高于下颌骨边缘,作为一个单元精心升高,以改善中面,下眼睑和唇褶皱(图1)。对于颈部年轻化,在超过下颌骨的情况下进行上发育不全的解剖,以重新覆盖软组织下垂。还采用颏下切口,以便使用缝合技术收紧两侧松弛的颈阔肌。这些折叠缝合线朝向中线改善了钝头颈椎角的轮廓。复合面部提升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它能够同时改善中面,下眼睑,鼻唇沟和下颌畸形[52,54]。此外,单个复合瓣具有良好的血液供应并且非常强壮,使其具有长期的提升效果。它的缺点包括面神经损伤的可能性增加,技术上具有挑战性,以及在一个方向上推进所有层的限制(图2)。

1.jpg
图1
复合面部提升的术中照片
将覆盖的皮下脂肪,皮肤和颈阔肌作为一个单元进行解剖。 在下颌骨边缘下方进行皮下平面切除以矫正颈部区域的老化。 黑色箭头表示浅表肌肉腱膜系统下方的解剖平面,星号表示颈阔肌。

2.jpg
图2
复合面部提升的术前和术后照片
一名65岁女性(A,B)术前和(C,D)复合面部抬高三年后。

骨膜下整容
Tessier [55,56]首先提出了在上表面使用骨膜下方法进行面部提升的概念,并且自从引入内窥镜技术以来该方法已被广泛使用。拉米雷斯等人。 [28]和Ramirez [57,58,59,60]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直致力于使用骨膜下平面抬升,并使其成为进行面部提升的必要方法之一。与其他面部提升相比,该程序具有许多优点。首先,骨膜下平面对于保护面部神经更安全。根据Ramirez [61],面神经损伤的总体发生率约为2%,几乎在所有情况下,受伤都是暂时性事件。其次,骨膜下面部提升可以重新定位整个深层面部结构。如上所述,老化过程发生在包括骨的整个层中,这意味着骨膜组织也需要重新定位。第三,骨膜下剥离尽可能保留正常的保留韧带结构和多个支撑纤维弹性隔膜。第四,它恢复表面模拟肌肉的张力而不显著改变肌肉长度。与SMAS提升方法相比,这可以最小化不自然的面部表情。第五,深平面解剖允许面部皮瓣的最大血管分布。这允许安全地执行诸如皮下面部提升,脂肪填充或激光擦伤的附加程序。最后,可以预期持久的效果。骨膜下面部提升在垂直方向上整体地重新形成支撑的深部面部结构,使得提升强烈抵抗应力松弛。

然而,单独的骨膜下剥离术难以抬起下脸并纠正下颌畸形,尤其是50岁以上的患者[61]。此外,由于松弛的保持韧带,由骨膜下矢量提升的量不能同等地传递到表面软组织。当骨膜下面部提升与表面平面提升结合时,可以实现最大效果,该表面提升是双平面提升。

在作者的临床经验的早期阶段,作者使用双重方法进行双面平面提升,以实现持久的效果和和谐的自然外观[62]。简而言之,在双侧切口后,在鼻和颧区域进行骨膜下剥离。在两侧颞侧均仔细进行筋膜下切除,注意不要对面神经的额支造成伤害。在患有严重的眉间和前额皱纹的患者中,从额叶皮瓣切除皱眉肌,前肌和额肌的一部分。制作双侧上部颊龈的切口,并在上颌骨和颧骨上继续骨膜下剥离以连接颞侧的骨膜下袋。在完成骨膜下解剖和垂直提升中间皮瓣后,将多根悬吊缝线固定在深颞筋膜上。正面皮瓣也垂直抬起并用后头皮的骨膜固定。接下来,进行常规的皮下切除术。皮下中面皮瓣沿水平方向抬起。尽管长期肿胀和水肿是主要的抱怨,但作者取得了持续很长时间的美学上令人满意的结果(图3)。

3.jpg
图3
传统与改进的双平面升力
(A,B)常规双平面抬升的术中照片和(C,D)改进的双平面抬起。

改良双平面提升
传统的双平面提升显示出美学上令人满意的结果,持续很长时间。 拉米雷斯[61]报道了他个人经历的骨膜下抬脸持续超过10年的经历。 然而,使用双重方法的骨膜下面部提升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和较长的恢复期。 额叶分支损伤的风险,太阳穴下筋膜剥离期间的颞部凹陷,头皮的感觉变化以及突出的瘢痕形成也是使该方法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的主要问题。 使用口内方法实现完整的中面切除导致延长的肿胀和恢复时间,以及增加口内伤口感染的风险。

微创手术的最新进展和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开发,如Endotine(Coapt Systems Inc.,Palo Alto,CA,USA),使作者开发出一种改进的双平面面部提升,其侵入性低于传统的双面平面升力(图3)。简而言之,作者使用内窥镜前额方法而不是双重方法。在发际线后2厘米处形成两个垂直切口。然后对顶点进行宽的骨膜下解剖,横向于时间融合线,并向下进入鼻区和颧骨复合体。在骨膜下剥离期间,如果眶侧缘的侧缘和颧弓的上缘在骨膜下完全切除并且同时进行咬肌筋膜的局限性筋膜下切除,则不一定需要对危险的颞区进行完全的筋膜下切除,因为时间区域本身的相对移动性。如果通过前额方法在颧骨复合体中实现足够的骨膜下剥离,则不需要双侧口内方法。进行皮下面部提升以保留保留韧带,不包括颞区的解剖。使用扩散技术从更深的结构释放保持韧带以尽可能地保留它。尽管有关保留韧带脱离的必要性的争论,作者坚信通过提升面部组织和悬挂韧带可以实现足够的提升效果,而不会对正常的保留韧带造成伤害(图4)。在太阳穴中进行皮下切除可导致出血,感觉丧失,毛囊损伤以及发际线和眉毛的扭曲。此外,深层平面解剖足以在区域获得足够的移动性。将骨膜下切开的深层组织垂直提起,并使用两个Endotine装置与额骨固定。皮下切开的浅表组织在垂直于鼻唇沟的超材料方向上被抬起。双提升矢量可实现和谐的恢复活力,让人联想到织物的编织(图5)。尽管在改进的双平面面部提升中进行了较少的广泛解剖,但是作者已经能够获得长期令人满意的结果,并不逊色于使用传统方法获得的结果(图6)。

4.jpg
图4
面部提升对保留韧带的影响
(A)正常的衰老过程涉及软组织下垂和保留韧带的衰减。 在(B)皮下平面抬起或(C)浅表肌肉腱膜系统面部抬起期间,保留韧带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 (D)具有骨膜下和皮下平面解剖的双平面抬起可以最小化对保留韧带的伤害。 蓝色箭头表示软组织的运动。 SMAS,浅表肌肉腱膜系统。

5.jpg
图5
改良双平面升力过程中的解剖区域
标记为蓝色的区域代表骨膜下剥离,而标记为黄色的区域代表皮下剥离。 绿色代表双平面解剖的区域。

6.jpg
图6
改进的双平面升力的结果
(A,B)一名65岁的女性患者。进行了改良的双平面整形手术,并进行了口周皮肤磨削术。 (C,D)术后两年观察到令人满意的长期结果。

讨论
由于最早的面部提升程序是在大约一个世纪前开发的,因此面部提升程序已经发展,变得更加复杂并且通过改善面部解剖学知识和累积的临床经验而实现更自然且持久的结果。作者的手术方法已根据国际趋势(即皮下,SMAS,复合,骨膜下和双平面抬高)而发生变化,如本文所述。改良的双平面提升已成为作者的主力方法,反映了亚洲人的特定面部解剖结构,尽管个体差异和需要更快恢复的患者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亚洲患者在面部骨骼和软组织特征方面与高加索人不同。亚洲人的面部骨骼是短头状的,与高加索人相比,这种人群具有相对矩形的轮廓,突出的颧骨和下颌骨,具有白头颅骨和卵圆形外观[62]。这种突起使亚洲人在骨膜下平面的解剖更加困难,但在作者的大多数情况下几乎可以完全解剖。然而,突出的颧骨与更年轻和更具吸引力的外观相关联,导致Ramirez [60]通过骨膜下剥离插入面部植入物以增强颧骨并改善中部的恢复活力。此外,这种突出支持通过支点效应支持覆盖软组织抵抗重力,这意味着可以预期持久的效果[62]。亚洲人的软组织通过纤维隔膜或保留韧带与较深的组织具有相对牢固的附着。此外,亚洲人的皮肤较厚,软组织较重;因此,软组织的下垂更令人担忧,而不是高加索人发现的皱纹或体积减少[47]。亚洲人在软组织和硬组织中的这些特征是深平面抬升的指示。

根据解剖平面,用于面部提升的承载组织可以是皮肤,SMAS,复合组织或骨膜。理想的承载组织应满足以下要求:刚性,安全性以及与负载软组织的紧密附着。由于应力松弛现象,皮肤的效果不会持续。 SMAS层在刚性和连续性方面更好,但在进行亚SMAS解剖时使用是不安全的。作者得出结论,在亚洲人的一致性和安全性方面,骨膜是面部提升的理想承载组织。

骨膜下面部提升对于软组织下垂最小的相对年轻患者非常有用。然而,在60岁或更大的患者中,在鼻唇沟或下颌中发生严重的软组织上睑下垂,并且存在皮肤皱纹。由于升力滞后现象,单独使用骨膜下面部提升很难纠正(图7)。换句话说,单个骨膜下面部提升不会改善软组织下垂或皮肤皱纹,因为保持韧带或纤维隔膜的支撑系统由于老化而失去其刚性和弹性。

7.jpg
图7
骨膜下面抬升的升力滞后现象
由于保留韧带的衰减,骨膜的简单抬高导致软组织的不完全升高,尤其是在年长的亚洲患者中。 D,深层的提升量; S,表层的提升量。

双平面面部提升,结合骨膜下和皮下解剖,是克服升力滞后现象的解决方案。在大多数情况下,当通过骨膜下提升恢复下面的SMAS和面部模拟层时,有限的皮下夹层不会损伤保留韧带足以改善鼻唇沟。皮瓣作为下降的颧骨脂肪垫的载体,并且有效地将其重新定位在垂直于鼻唇沟的超外侧方向上。在鼻唇沟无法通过皮下平面提升而改善的严重情况下,可以使用缝合技术进行直接颧骨脂肪提升(图8)。简而言之,在颧骨区域上进行两次经皮切口。将颧脂垫用2-0聚二恶烷酮(PDS,Ethicone Inc.,Somerville,NJ,USA)以8字形方式缝合。在线的两端更换长直针。然后它们以超前方向将皮下层朝向太阳穴。调节线的张力直到获得满意的结果,并且将线牢固地固定到深颞筋膜上。尽管皮肤凹陷出现在切口区域,但它们通常在术后4-6周内消失(图9)。

8.jpg
图8
使用缝合技术的颧脂提升
(A-D)术中照片和颧骨提升的(E)方案。 抬起的颧骨脂肪垫固定在(D)深颞筋膜上。

9.jpg
图9
颧脂提升的结果
(A,B)一名62岁的女性患者,鼻唇沟突出。 (C,D)颧脂提升后6个月,观察到良好的术后结果。经皮凹陷通常在4-6周内消失。

微创手术也是恢复活力的重要选择。最近,对微创手术的兴趣增加了。由于女性和老年人的就业比例增加,许多患者需要快速的术后恢复,以确保他们早日恢复社交活动。由于麻醉风险,老年患者可能担心全身麻醉,特别是当他们患有潜在的一般疾病时。此外,微创技术可以结合面部提升手术有效地进行,或者作为术后在长期随访期间发现复发时的辅助手术。

作者更喜欢基于四个Rs概念的技术:放松,重新填充,重新定位和重铺路面。放松是使用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面部表情肌肉的麻痹。可以预期有效的结果,特别是对于前额和上表面的细皱纹。补充是指使用脂肪转移或各种填充物补充缩小的面部容积。衰老过程的主要机制之一是深脂肪垫的放气。适当补充脂肪或填充剂可以有效地恢复时间凹陷,凹陷的脸颊或撕裂槽畸形。可以通过随着生物材料的发展而改进的各种线来实现下垂的软组织的重新定位。对于害怕整容手术的患者,这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替代手术。最后,使用机械力,化学材料或激光的表面重修程序可以使细皱纹恢复活力。重塑真皮成纤维细胞和改善面部皮肤色调可以创造更有弹性和年轻的外观。

结论
面部提升手术的目标在外科医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所有外科医生都希望执行有效,持久,技术简单且可重复且安全性相对较高的手术。 但是,没有标准的方法来恢复面部的活力。 此外,虽然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以比较各种面部提升技术,但尚未确定面部提升的明确手术适应症。 改良双平面骨膜下整形是目前作者最常用的手术方式; 然而,还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和个体要求使用各种其他手术技术或微创手术。

参考:
Development of Facial Rejuvenation Procedures: Thirty Years of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Face Lifts
1. Rogers BO.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 a history. Aesthetic Plast Surg. 1976;1:3–24. [PubMed] [Google Scholar]
2. Stuzin JM. Aging face and neck. In: Mathes SJ, editor. Plastic surgery. Philadelphia: Saunders Elsevier; 2006. [Google Scholar]
3. Joseph J. Hangewangenplastik (Melomioplastik) Dtsch Med Wochenschr. 1921;47:287. [Google Scholar]
4. Lexer E. Die Gesamte Wiederherstellungschirurgie. Leipzig: JA Barth; 1931. [Google Scholar]
5. Little JW. Three-dimensional rejuvenation of the midface: volumetric resculpture by malar imbrication. Plast Reconstr Surg. 2000;105:267–285. [PubMed] [Google Scholar]
6. Stuzin JM, Baker TJ, Gordon HL.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uperficial and deep facial fascias: relevance to rhytidectomy and aging. Plast Reconstr Surg. 1992;89:441–449. [PubMed] [Google Scholar]
7. Furnas DW. The retaining ligaments of the cheek. Plast Reconstr Surg. 1989;83:11–16. [PubMed] [Google Scholar]
8. Aston SJ. Platysma muscle in rhytidoplasty. Ann Plast Surg. 1979;3:529–539. [PubMed] [Google Scholar]
9. Mitz V, Peyronie M. The 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 (SMAS) in the parotid and cheek area. Plast Reconstr Surg. 1976;58:80–88. [PubMed] [Google Scholar]
10. Bames H. Truth and fallacies of face peeling and facelifting. Plast Reconstr Surg. 1927;126:86. [Google Scholar]
11. Skoog T. Rhytidectomy: a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technique. The Seventh Annual Symposium on Cosmetic Surgery at Cedars of Lebanon Hospital. Miami: FL; 1973. [Google Scholar]
12. Skoog T. Plastic surgery: new methods.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1974. [Google Scholar]
13. Guerrero-Santos J, Espaillat L, Morales F. Muscular lift in cervical rhytidoplasty. Plast Reconstr Surg. 1974;54:127–130. [PubMed] [Google Scholar]
14. Connell BF. Cervical lifts: the value of platysma muscle flaps. Ann Plast Surg. 1978;1:32–43. [PubMed] [Google Scholar]
15. Guerrero-Santos J. The role of the platysma muscle in rhytidoplasty. Clin Plast Surg. 1978;5:29–49. [PubMed] [Google Scholar]
16. Guerrero-Santos J. Surgical correction of the fatty fallen neck. Ann Plast Surg. 1979;2:389. [PubMed] [Google Scholar]
17. Lemmon ML, Hamra ST. Skoog rhytidectomy: a five-year experience with 577 patients. Plast Reconstr Surg. 1980;65:283–297. [PubMed] [Google Scholar]
18. Kaye BL. The extended neck lift: the "bottom line". Plast Reconstr Surg. 1980;65:429–435. [PubMed] [Google Scholar]
19. Kaye BL. The extended face-lift with ancillary procedures. Ann Plast Surg. 1981;6:335–346. [PubMed] [Google Scholar]
20. Mendelson BC. Correction of the nasolabial fold: extended SMAS dissection with periosteal fixation. Plast Reconstr Surg. 1992;89:822–833. [PubMed] [Google Scholar]
21. Hamra ST. The deep-plane rhytidectomy. Plast Reconstr Surg. 1990;86:53–61. [PubMed] [Google Scholar]
22. Stuzin JM, Baker TJ, Gordon HL, et al. Extended SMAS dissection as an approach to midface rejuvenation. Clin Plast Surg. 1995;22:295–311. [PubMed] [Google Scholar]
23. Mendelson BC. Extended sub-SMAS dissection and cheek elevation. Clin Plast Surg. 1995;22:325–339. [PubMed] [Google Scholar]
24. Barton FE., Jr Rhytidectomy and the nasolabial fold. Plast Reconstr Surg. 1992;90:601–607. [PubMed] [Google Scholar]
25. Owsley JQ. Lifting the malar fat pad for correction of prominent nasolabial folds. Plast Reconstr Surg. 1993;91:463–474. [PubMed] [Google Scholar]
26. Connell BF, Marten TJ. The trifurcated SMAS flap: three-part segmentation of the conventional flap for improved results in the midface, cheek, and neck. Aesthetic Plast Surg. 1995;19:415–420. [PubMed] [Google Scholar]
27. Psillakis JM, Rumley TO, Camargos A. Subperiosteal approach as an improved concept for correction of the aging face. Plast Reconstr Surg. 1988;82:383–394. [PubMed] [Google Scholar]
28. Ramirez OM, Maillard GF, Musolas A. The extended subperiosteal face lift: a definitive soft-tissue remodeling for facial rejuvenation. Plast Reconstr Surg. 1991;88:227–236. [PubMed] [Google Scholar]
29. Gavrilov LA, Gavrilova NS. The reliability theory of aging and longevity. J Theor Biol. 2001;213:527–545. [PubMed] [Google Scholar]
30. Yokozawa T, Satoh A, Cho EJ. Ginsenoside-Rd attenuates oxidative damage related to aging in senescence-accelerated mice. J Pharm Pharmacol. 2004;56:107–113. [PubMed] [Google Scholar]
31. Bereiter-Hahn J. Mitochondrial dynamics in aging and disease. Prog Mol Biol Transl Sci. 2014;127:93–131. [PubMed] [Google Scholar]
32. Goyns MH, Lavery WL. Telomerase and mammalian ageing: a critical appraisal. Mech Ageing Dev. 2000;114:69–77. [PubMed] [Google Scholar]
33. Sozou PD, Seymour RM. To age or not to age. Proc Biol Sci. 2004;271:457–463.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34. Gosain AK, Klein MH, Sudhakar PV, et al. A volumetric analysis of soft-tissue changes in the aging midface using high-resolution MRI: implications for facial rejuvenation. Plast Reconstr Surg. 2005;115:1143–1152. [PubMed] [Google Scholar]
35. Montagna W, Carlisle K. Structural changes in ageing skin. Br J Dermatol. 1990;122(Suppl 35):61–70. [PubMed] [Google Scholar]
36. Mendelson BC, Jacobson SR. Surgical anatomy of the midcheek: facial layers, spaces, and the midcheek segments. Clin Plast Surg. 2008;35:395–404. [PubMed] [Google Scholar]
37. Rohrich RJ, Pessa JE. The fat compartments of the face: anatomy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for cosmetic surgery. Plast Reconstr Surg. 2007;119:2219–2227. [PubMed] [Google Scholar]
38. Ghassemi A, Prescher A, Riediger D, et al. Anatomy of the SMAS revisited. Aesthetic Plast Surg. 2003;27:258–264. [PubMed] [Google Scholar]
39. Gosain AK, Yousif NJ, Madiedo G, et al. Surgical anatomy of the SMAS: a reinvestigation. Plast Reconstr Surg. 1993;92:1254–1263. [PubMed] [Google Scholar]
40. Moss CJ, Mendelson BC, Taylor GI. Surgical anatomy of the ligamentous attachments in the temple and periorbital regions. Plast Reconstr Surg. 2000;105:1475–1490. [PubMed] [Google Scholar]
41. Muzaffar AR, Mendelson BC, Adams WP., Jr Surgical anatomy of the ligamentous attachments of the lower lid and lateral canthus. Plast Reconstr Surg. 2002;110:873–884. [PubMed] [Google Scholar]
42. Kahn DM, Shaw RB., Jr Aging of the bony orbit: a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study. Aesthet Surg J. 2008;28:258–264. [PubMed] [Google Scholar]
43. Pessa JE, Zadoo VP, Mutimer KL, et al. Relative maxillary retrusion as a natural consequence of aging: combining skeletal and soft-tissue changes into an integrated model of midfacial aging. Plast Reconstr Surg. 1998;102:205–212. [PubMed] [Google Scholar]
44. Shaw RB, Jr, Kahn DM. Aging of the midface bony elements: a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study. Plast Reconstr Surg. 2007;119:675–681. [PubMed] [Google Scholar]
45. Bettman AG. Plastic and cosmetic surgery of the face. Northwest Med. 1920;19:205. [Google Scholar]
46. Gibson T, Kenedi RM.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kin. Surg Clin North Am. 1967;47:279–294. [PubMed] [Google Scholar]
47. Park DM. Total facelift: forehead lift, midface lift, and neck lift. Arch Plast Surg. 2015;42:111–125.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48. Tonnard PL, Verpaele A, Gaia S. Optimising results from minimal access cranial suspension lifting (MACS-lift) Aesthetic Plast Surg. 2005;29:213–220. [PubMed] [Google Scholar]
49. Verpaele A, Tonnard P, Gaia S, et al. The third suture in MACS-lifting: making midface-lifting simple and safe.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07;60:1287–1295. [PubMed] [Google Scholar]
50. Baker DC. Lateral SMASectomy. Plast Reconstr Surg. 1997;100:509–513. [PubMed] [Google Scholar]
51. Baker TJ, Stuzin JM. Personal technique of face lifting. Plast Reconstr Surg. 1997;100:502–508. [PubMed] [Google Scholar]
52. Hamra ST. Composite rhytidectomy. Plast Reconstr Surg. 1992;90:1–13. [PubMed] [Google Scholar]
53. Hamra ST. Composite rhytidectomy. Finesse and refinements in technique. Clin Plast Surg. 1997;24:337–346. [PubMed] [Google Scholar]
54. Hamra ST. Composite rhytidectomy and the nasolabial fold. Clin Plast Surg. 1995;22:313–324. [PubMed] [Google Scholar]
55. Tessier P. acial lifting and frontal rhytidectomy. In: Fonseca J, editor. Transactions of the V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Rio de Janeiro: Cartgraf; 1979. pp. 393–396. [Google Scholar]
56. Tessier P. Subperiosteal face-lift. Ann Chir Plast Esthet. 1989;34:193–197. [PubMed] [Google Scholar]
57. Ramirez OM. Endoscopic full facelift. Aesthetic Plast Surg. 1994;18:363–371. [PubMed] [Google Scholar]
58. Ramirez OM. Three-dimensional endoscopic midface enhancement: a personal quest for the ideal cheek rejuvenation. Plast Reconstr Surg. 2002;109:329–340. [PubMed] [Google Scholar]
59. Ramirez OM. The central oval of the face: tridimensional endoscopic rejuvenation. Facial Plast Surg. 2000;16:283–298. [PubMed] [Google Scholar]
60. Ramirez OM. Full face rejuvenation in three dimensions: a "face-lifting" for the new millennium. Aesthetic Plast Surg. 2001;25:152–164. [PubMed] [Google Scholar]
61. Ramirez OM. Facelift: subperiosteal facelift. In: Neligan PC, editor. Plastic surgery. New York: Saunders Elsevier; 2013. pp. 266–276. [Google Scholar]
62. Lee Y, Hong JJ. Multiplane face lift with the subperiosteal dissection for orientals. Plast Reconstr Surg. 1999;104:237–244. [PubMed] [Google Schol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