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0.5、1、2、3.5、5mm仿生血管仿生体 - 胸腹一体式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仿气腹/半球形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单端多孔折叠]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道歉的障碍及如何克服它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3 0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的研究显示出三个主要障碍。

在一篇正在出版的论文中,舒曼评论道歉的三大障碍,并考虑克服这些障碍的潜在方法。

1. 受害者和/或关系受到有限的关注

道歉要求我们承认并承认伤害了某人。 如果我们决定道歉,我们也需要接受受害者拒绝道歉的风险。

因此,除非犯罪分子真的渴望表达对受害者福祉的关注,并希望修复这种关系,否则她可能不会提供道歉。

舒曼指出,那些“有意伤害受害者并因此感觉不那么有罪”的人,对于“关心亲密关系”较不“感情关切,视角服从和关心他人福利”的违规者较少会道歉。

此外,过分关注自己,更高层次的自恋和权利感也与道歉的倾向负相关。

2. 假设道歉无效

有时候人们会觉得道歉很困难,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这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提供道歉的目的之一是引出宽恕,但人们往往“低估道歉对受害者的积极影响,如宽恕或恢复关系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当违规者“看到受害者愿意或可能原谅他们”时,他们“更愿意道歉”,他们的道歉“不太防守”。

3. 对道歉的看法是对自我形象的威胁

我们希望被认为是善良和道德的人。 因此,伤害他人(例如通过社会排斥)可能会导致羞耻,内疚,甚至自我非人化的经历。

尽管这些不愉快的情绪状态,许多人拒绝道歉。 为什么? 也许是因为他们“高估了道歉的负面含义,比如......道歉后其他人会看到他们有多消极。”

舒曼认为,那些“自我意识更脆弱,例如自尊水平较低”或“自恋倾向较高”的违规者不太可能提供道歉。

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关于如何增加违反者对受害者的关注的研究很有限。 因此,未来的研究调查“指导违规者是否接受受害者的观点”或“增加违反者的努力去体会”这一点很重要,这将增加道歉的机会。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研究如何克服第二个障碍并增加道歉效果的感知。 一些可能性包括将违规者暴露给“成功道歉的账户”,或者鼓励他们“产生他们自己关于道歉的好处的信息”。

最近有三项研究探讨了如何克服第三种障碍,即对自我形象的威胁。

在第一项研究中,肯定自己的价值观导致更全面的道歉。 根据自我肯定理论,当面对威胁自己的自我意识的信息(例如,被视为犯错者)时,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其他自我价值来源会重申自己的诚信并减少痛苦。

要求参与者排列对他们重要的特征和价值清单(例如,与家庭,艺术和音乐欣赏等的关系)。 这项任务成功地减少了道歉的自我形象威胁。

第二项研究调查了与犯罪有关的自我肯定的价值。 研究人员认为,尽管全球自我肯定可以减少自我形象威胁,但并没有解决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具体价值(以及围绕它的羞耻),因此可能不会促进真正的和解。

要求一组参与者承认他们违法犯罪的价值,写下他们为什么对他们重要,并最后回想一下他们对这个价值一直采取行动的时间。 因此,为了解决自己对自我宽恕和“道德身份”修复的需求,这些参与者更有可能追求和解。

作者在第三次调查中提出,当人格被视为固定的时候,道歉可能特别困难,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不法行为可能被视为对“稳定道德品质”的重大威胁。

正如假设的那样,被要求阅读一篇关于可塑性个性如何的文章的参与者(与其变得如此不变)相反,他们更愿意为自己的攻击承担责任并表示歉意。

参考:

1. Schumann, K (in press). The psychology of offering an apology: Understanding the barriers to apologizing and how to overcome them.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1177/0963721417741709

2. Howell, A. J., Dopko, R. L., Turowski, J. B., & Buro, K. (2011). The disposition to apologiz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1, 509-514

3. Bastian, B., Jetten, J., Chen, H., Radke, H. R. M., Harding, J. F., & Fasoli, F. (2013). Losing our humanity: The self-dehumanizing consequences of social ostracis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9, 156–16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