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NOTES
自然孔腔腔内窥镜手术
定义
注意事项是无疤痕腹部手术,内窥镜通过自然口(口、尿道、肛门、阴道),然后通过胃、阴道、膀胱或结肠的内切口,从而避免任何外部切口或疤痕。
历史
1901 – 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的Dimitri Ott称之为腹腔镜检查。 他使用经阴道腹腔检查
历史
NOTES最初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Anthony Kalloo博士和人类博士G.V. 饶和N.雷迪博士
2007年6月20日
在印度接受
着名的宝莱坞女星SHILPA SHETTY和南印度女星KUSHBOO经历了胃肠阑尾切除术
视觉
Kalloo等人胃与使用EndoS
新闻2007
仪器
微创手术: NOTES
内部切口
潜在的好处
术后腹壁疼痛
伤口感染
粘连
无疝
可能无免疫功能受损
“无瘢痕“手术
病态肥胖患者 (?)
高风险患者 (?)
SCAR比较
潜在的障碍
进入腹腔
胃(肠)关闭
预防感染
缝合器的研制
吻合(非缝合)装置的发展
开发一个多任务平台来完成程序
控制腹腔内出血
医源性腹腔并发症的处理
生理性不良事件
压迫综合征
培训其他提供者
NOTES: 经阴道阑尾切除术
NOTES: 经阴道阑尾切除术针-scope观
SILS与NOTES
NOTES是渴望SILS是由于病人接受率高而取得进展
程序
程序
NOTES/TEM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NOTES)
•使用软式内视镜进行自然孔(直肠、阴道、胃)的手术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 (TEM)
•首次尝试微创手术,通过自然孔口
•利用腹腔镜器械通过刚性操作直肠镜
TEM
来自Tuebingen的Gerhard Buess教授,德国
于1983年成为广泛使用
第一种腔内手术方法之一
采用直肠镜和腹腔镜手术器械的观点
Gerhard Buess教授
TEM的使用
用于微创切除
•大的内镜下无法挽回的直肠息肉和T1直肠癌; 一些延伸用于更晚期的疾病
比传统的经肛门切除更精确
•更容易获得干净的边和较少的操纵质量
避免腹部切口
TEM指征
良性的
•直肠息肉
•类癌
•直肠后肿块
•吻合口狭窄
•括约肌外瘘
•盆腔脓肿
恶性的
•恶性直肠息肉
•T1-T2直肠癌
•T3癌姑息性切除术
TEM术前评估
全结肠镜检查
•排除同步病变
刚性直肠镜
•确定病变的部位和位置
直肠腔内超声
•病变分期/穿透深度
•确认uT0或uT1状态
•如果uT2或uT3应该做一个候选的确定性手术
•TEM通常不用于治疗N1疾病
在TEM病人中的定位
病变位置决定病人在手术台上的位置
应在病变六点位置作手术
病人定位
TEM中使用的设备
刚性直肠镜
手术器械
立体镜
吹入器-抽吸装置
由Wolf Surgical Instruments Co.(Vernon Hills,IL,USA)或Karl Storz GmbH&Co.(Tuttlingen,Germany)
直肠镜用于TEM
TEM中的操作仪器
仪器的角度关键在于运动范围有限的组织的操作
抓钳,吸引器,电烙器,持针器等。
TEM中使用的立体镜
提供了双目视觉
显微镜 – 放大6x
立体镜
可视化与TEM
吹入器-在TEM中使用的吸附装置
通过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直肠吸CO2保持持续的压力 – 最大的操作领域
TEM
TEM: 定位
TEM: 标记
TEM: 切除
TEM: 关闭
TEM结果
Buess教授于1987年发表早期成果
•75 例患者
•短期随访3例出现并发症
•1例复发需要抢救手术
TEM结果
1994年,Buess系列报道
•265名患者;1989- 1993年
•190例腺瘤; 75例直肠癌
•> 90%的患者进行了14个月的随访
平均OR时间 - 92分钟
•黏膜切除术 - 62 分钟
•壁部分切除 - 77 分钟
•全层切除术 - 96 分钟
•段切除 - 163 分钟
TEM: 直肠肿瘤
并发症
•腹腔内直肠壁穿孔 - 无法用TEM在3.9%关闭
•所需的LAR(2例)或转移(1例)
•早期轻度尿失禁/污染在2.6%
•10周分解
无死亡
TEM: 结论
技术要求很高的程序
利用高度专业化的仪器
先进的内窥镜技术
病人可选择开腹及前路切除术
充分的训练势在必行
病人的选择是首要的
参考:natural-orifices-translumi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