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0.5、1、2、3.5、5mm仿生血管仿生体 - 胸腹一体式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仿气腹/半球形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单端多孔折叠]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黄帝内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2 09: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黄帝内经》
中文名: 黄帝内经
发行日期: 1999年
地区: 大陆
对白语言: 普通话

下载地址: 黄帝内经.王洪图.zj.rar (403.83 MB)
简介:
这套mp3是我从王教授的视频讲座转化而来,并把音量作了统一处理,方便收听。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黄帝内经成编於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收载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黄帝内经》是什么意思呢?内经,不少人认为是讲内在人体规律的,有的人认为是讲内科的,但相关专家认为《黄帝内经》 是一部讲“内求”的书,要使生命健康长寿,不要外求,要往 里求、往内求,所以叫“内经”。也就是说你要使生命健康, 比如有了病怎么治病,不一定非要去吃什么药。
实际上《黄帝内经》整本书里面只有13个药方,药方很少。它关键是要往里求、往内求,首先是内观、内视,就是往内观看我们的五脏六腑,观看我们的气血怎么流动,然后内炼,通过调整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来达到健康,达到长寿。所以内求实际上是为我们指出了正确认识生命的一种方法、一种道路。这种方法跟现代医学的方法是不同的,现代医学是靠仪器、靠化验、 靠解剖来内求。中医则是靠内观、靠体悟、靠直觉来内求。
【我国的“三大奇书”之一】
[编辑本段]
相关专家认为,《黄帝内经》可以用三个“第一”给它作一概括。
第一,《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人类出现以后,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寻求各种医治的方法,所以医疗技术的形成的确远远早于《黄帝内经》。但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却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形成以后,就庇佑着我们中华民族,使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我们中华儿女能够战胜疾患、灾难,绵延至今。没有中医、没有《黄帝内经》的中华民族,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能够活到一百岁。这就是《黄帝内经》非常重要的思想—— “治未病”。
《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就是说上等 的医生不是去治疗已经得了的病,而要在没有得病之前,就让 它不得病。你想,乾脆就不得病了,这来得多么彻底!在当今社会,这种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我们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黄帝 内经》就是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最大的国学经典。中国古代有三大以“经”命名的奇书,第一部是《易经》,第二部是《道德经》,第三部就是《黄帝内经》。现在,这三部奇书不仅引起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关注,而且引起世界各国人民 的极大关注,因为它的价值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
【内容】
[编辑本段]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各9卷。它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和认识。迄今在诊治学上仍具有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 她的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令人颇感惊讶的是,中华先祖们在《内经》里的一些深奥精辟的阐述,虽然早在2000年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与将要证实的成就。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医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研读之, 深得其精要,而终成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
【价值贡献】
[编辑本段]
《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试想,大略700年前,欧洲鼠疫暴发, 有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虽也有瘟疫流行, 但从未有过象欧洲一样惨痛的记录,中医药及《内经》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
《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丛书分类】
[编辑本段]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书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每部分各为81篇,共162篇。《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
《素问》,在汉魏、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传本。为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王焘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齐梁间(公元6世纪)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当时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实际只有八卷。这个传本先后被唐王冰、宋林亿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后失传。(2)唐、王冰注本,唐宝应元年(762年),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的第七卷,以自称得自其师秘藏的七篇“大论”补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间,设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
《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同的祖本。但与南宋史崧发现的《灵枢》传本(即现存《灵枢》传本)则不尽相同。史载北宋有高丽献《针经》镂版刊行,今无书可证。至南宋初期。《灵枢》和《针经》各种传本均失传。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史崧半其家藏《灵枢》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附加音释,镂版刊行。至此,《灵枢》传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种传本,而一再印行,流传至今。
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生病,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及疾病的预防,反对迷信鬼神。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该书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部分内容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黄帝内经》的传说】
[编辑本段]
十八卷的《黄帝内经》,从远古时代一直到今,而三十七卷的《黄帝外经》,则可能永远失传了。但是,关于它的民间传说,还是相当丰富和十分有趣的了。
相传黄帝时期出现了三位名医,除了雷公和岐伯两人外,名气最大的是俞跗(fù)。他的医道非常高明。特别是在外科手术方面很有经验。据说,他治病一般不用汤药、石针和按摩。而是诊断清楚病因后,除非要做手术时就用刀子划开皮肤,解剖肌肉,结扎。传说有一次,俞跗在过河时,发现一个掉河里淹死了的女人被几个人打捞出来准备埋葬,俞跗挡住他们询问死者掉进水里多长时间。抬尸体的人说,刚掉进水里,捞上来就断气了。俞跗让他们把尸体放在地上,先是摸了摸死者的脉搏,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后又让人找来一条草绳,把死者双脚捆绑好,倒吊在树上。开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为什么要这样做。死者刚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时,俞跗才叫人慢慢将死者解下来,仰面朝天放在地上,双手在死者的胸脯上一压一放。最后他拔掉自己的几根头发,放在死者鼻孔上观察了一阵,发现发丝缓缓地动了动,才放心地对死者家里人说:“她活过来了,抬回家好好调养吧!”
在俞跗晚年的时候,黄帝派仓颉、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长时间,把俞跗的医术整理出来,纂成卷目,然而,还没有来得及公布于众,仓颉就去世了。后来,俞跗的儿子俞执,把这本书带回来交给父亲修订。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医书和俞跗、俞执全家人,一起化为灰烬。这也许是《黄帝外经》失传,至今没有找到的原因吧!
《汉书·艺文志》记载医家经典十一家今仅存《黄帝内经》一家,原因待考。其中失传的包括黄帝外经。从《汉书·艺文志》记载的“七经”来看,当时与《黄帝内经》并存的,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
【评价】
[编辑本段]
《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素问》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以及人与自然等等基本理论;《灵枢》则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等。二者之共同点均系有关问题的理论论述,并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疗的具体方药与技术。因此,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尽管医学家学说各异而有争论但鲜有背离之者,几乎无不求之于《内经》而为立论之准绳。这就是现代人学习研究中医,也必须首先攻读《内经》的原故。因为,若不基本掌握《内经》之要旨,将对中医学之各个临床科疾病之认识、诊断、治疗原则、选药处方等等,无从理解和实施。
从文化角度看传承《黄帝内经》的重要性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我想讲三个问题,一个是《黄帝内经》的学术定位;一个是《黄帝内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另外再讲一下《黄帝内经》的现实意义。
《黄帝内经》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刚才放的由广州电视台拍摄的60集大型纪录片《黄帝内经》中,各位专家的说法很多:焦树德先生说是一本养生的书;有人说是医学著作;还有人提出来是一部人文学著作,因为它包罗万象,里面有医学的、伦理学的、哲学的、天文学的、地理学的、心理学等等的内容。那么究竟怎么定位这本书呢?首先,它当然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现在要用科学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下一个不太恰当的定义,它可能是一部人文科学和生命科学相结合的书,或者说它是一部具有人文科学特色的医学著作,它创造了一个以人文科学为特征的医学体系。这个体系与西医是不同的,西医是以自然科学为特征的医学体系。《黄帝内经》里面讲到了藏象、经络,体现在哪些篇目呢?主要有《金匮真言论》、《灵兰秘典论》、《六节藏象论》、《五脏别论》,还有《经络论》、《皮部论》等等,这些是讲中医的生理的。《内经》还讲到疾病的病因、病机、病证,如《风论》、《痹论》、《咳论》、《痿论》、《疟论》、《厥论》等等。讲诊断治疗的篇目也有很多,如《素问》里就有《脉要精微论》、《三部九候论》、《诊要经终论》、《刺热论》、《刺齐论》、《刺禁论》等等。因此它无疑是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著作。
为什么说它又是一部人文科学的著作呢? 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黄帝内经》是人文的,而不是纯自然的。它是以人为核心,讲的都是人,而不是物质。它具有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具有人文性。
第二,《黄帝内经》讲人的生命都是有差异的,而不是普遍的。比如说,它强调的是“辨证论治”,注重人的特异性、特殊性。它还非常强调人的体质,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所指。实际上,人还不止二十五种体质,还可以再扩展。《黄帝内经》就强调人的个体性,或者叫特殊性。
第三,《黄帝内经》讲人的生命是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人和自然不能分割,人自身各脏象之间也是不能分割的。比如说《生气通天论》、《四气调神大论》、《阴阳应象大论》等等篇章,都是强调人与天的不可分割性,整体性。
第四,《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命是可以感知、感受的,可以给它定性的。但是人的生命不是通过现在试验室里面试验分析的,不是可以用数学描述的,不是定量的。这可以称为直观性或模糊性。
第五,《黄帝内经》认为人是生动的、鲜活的,不是冰冷的。也就是说,它不太重视尸体解剖。《黄帝内经》以前是讲解剖的,雷公学派就强调解剖。比如在《灵枢?经水篇》就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后来《黄帝内经》却不讲解剖了,这是一个转变。这一点可称为动态性。
所以《黄帝内经》所建构的这门中医科学,是一种具有人文科学色彩的医学体系。人文科学不是社会科学,也不是自然科学。它具有主体性、独特性、个体性。《黄帝内经》以先秦人文哲学为基础,不仅将先秦人文哲学作为建构医学体系的指导,同时还把哲学的概念范畴直接运用于医学。我坚持认为只有明确了《黄帝内经》这种人文科学的医学著作的学术定位,才可以认清中医体系与西医体系的差别,传统中医是以人文科学为基础的医学体系,现代西医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医学体系。
第二个问题,简单地介绍一下《黄帝内经》的文化渊源。我认为《黄帝内经》成书时间是在汉武帝以后,但不排除它的一些篇章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但最后出版的时间应该是在汉武帝以后。由此它必然受到汉武帝之前的先秦哲学思想的影响,诸子百家对《黄帝内经》都有影响,但主要是儒家和道家。先看儒家,《周易》、《尚书》可以看成主要是儒家的著作(当然也有一些道家的思想)。《周易》里面的“阴阳”哲学,《尚书》里面的“五行”学说,还有《论语》里讲的“两端”、“中和”、“和为贵”、《孟子》、《中庸》的“阴阳五行”构成论、“中庸”方法论,对《黄帝内经》都有直接的影响。现存《孟子》、《中庸》里面虽然没有“阴阳五行”的记载,但是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行篇》,学者经研究认为就是思孟学派的著作,思孟学派的五行是:仁义礼智圣(信)。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也可以看成是儒家。儒家思孟学派、邹衍阴阳五行派的“阴阳五行”学说对《内经》理论体系的建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道家对《黄帝内经》的影响就更大了。比如王冰编的《黄帝内经》中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中非常强调上古真人,这是道家的一种理想人格。还有为什么《黄帝内经》托名“黄帝”?这可能是受西汉初年黄老学派的影响。黄老也属于道家。《内经》重“道”,讲“阴阳之道”、“天地之道”、“升降之道”、“医之道”、“养生之道”、“养长之道”,这是受到《老子》万物源于“道”思想的影响。此外老子、庄子的“清静无为”、“道法自然”、“聚气养气”、“求生之厚,长生久视”等思想,更是直接影响了《黄帝内经》的养生、预防、医疗等博大体系的形成。
先秦的儒家、道家对《黄帝内经》的这种影响可以用来解释《黄帝内经》以前为什么讲解剖、讲物质实体、讲形态学,而到《黄帝内经》反而不讲了呢?这不能不是受到文化的作用、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作用。
最后一个问题,讲一下《黄帝内经》的文化地位与现实意义。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说有儒家、道家,这个中间差一个医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阴阳角度来看,儒家是崇阳抑阴,道家是崇阴抑阳,医家是既崇阴又崇阳,既不抑阴也不抑阳。《易传》说:“一阴一阳之为道”,《黄帝内经》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强调了阴阳的不偏不倚。如果偏阴偏阳,那就是病态,中医的目的就是调整阴阳,达到“平”“和”的状态,到了“和”的状态,病就治好了。医家是阴阳的和合派,可以看成是《周易》阴阳和合思想的最完美的继承者,它对中国历史上的君主治理国家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历史上的开明的君王都强调阴阳的和合。以至后来明朝的皇宫--紫禁城的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其取名就是出自《周易》的《乾卦?彖传》“保和太和,乃利贞” 。“和”是一种调和的状态,“和”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趋向。
《黄帝内经》在医学上的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有别于西医的医疗思想、医疗方法,即非对抗性治疗的思想,和合的思想,以调和为主的治疗方法。《黄帝内经》在科学上的意义是建立了另外一种科学形态。科学也应该是多元的,科学绝对不仅仅是17世纪牛顿力学以后的现代科学这种形态。现代科学有三个特征:一是逻辑推理,二是数学描述,三是实验验证。它有一个物质实体和形态。而《黄帝内经》提供了以整体论、模型论、过程论等等为特征的科学形态。它具有人文科学的性质,强调个体性、特殊性,它不提供一种公理。西方科学是唯物论的,是建立在物的层面上的。陆广莘教授刚才提到了“唯实论”,陈立夫先生提出“唯生论”。实际上中国的哲学不能用西方哲学唯物、唯心的模子来套用,中国哲学是物心合一的,是生生不息的,不是物的哲学,而是人的哲学,是生命哲学。中医就是以这么一种哲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在这么一种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科学当然不可能等同于西方在唯物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科学。长期的实践证明,中医学这种科学形态对解决人的生命问题是有用的、有效的。
《黄帝内经》所建立起来的中医学在现代社会如何发展?这的确是一个战略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医学生死存亡的问题。面临现代化的挑战,现在提出了“中医现代化”的口号,我并不反对中医的现代化,问题的关键是怎样现代化?现在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医现代化就是要中医现代科学化,这是本人不敢苟同的。我曾经在1999年发表了一篇《中医现代化悖论》的文章,我想说明的是这样一个悖论:中医能够实现不改变自己非现代科学特色的现代科学化吗?毫无疑问中医不是现代科学的,其理论内涵、思维方式、学科特色都不同于现代自然科学,所以中医的现代科学化就必然要把中医的理论内涵、思维方式,把中医的特色都抛弃掉,试想这种“现代科学化”的结果,中医还存在吗?因此我给出了一个等式:中医现代科学化=中医西医化=中医毁灭化。因为在目前的医学领域,代表现代科学的学科就是现代西医,所谓中医现代科学化实际上就是中医的西医化。这在我看来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西医已经按照现代科学的模式在飞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只需要拿来为我所用,而不必要把自己变成他的样子。
再看目前的中医现代研究,很多人都是努力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寻找或证明在中医理论中、在《黄帝内经》里有很多观点和西医是一致的、相同的,以说明西医有的内容,我们中医也有,由此证明我们中医是科学的。这种研究的结果导致了西医的讥笑,因为在他们看来我们中医里那些和西医相同的内容,是西医里最粗浅的东西,如一些解剖常识等。如果从这方面去比较,就是用我们的短处比人家的长处,这是没有意义的。解剖可以说是最初级的,《黄帝内经》以前中国是讲解剖的,而到《黄帝内经》却不讲解剖了,可能这正是《内经》的伟大之处,因为它不是从物质层面,而是从信息层面来看待人的生命;不是用对抗性手段,而是用调节、调和的手段来处理生命问题。我认为中医应该对自己有信心,而且一定要以实践为评价标准,而不是以符合不符合现代科学为评价标准,要唯实,检验中医是否科学的标准不是西医,也不是现代科学,而是实践,只要有效、有用就是科学的。这次抗击SARS过程中,中医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它的科学性。
总之,《黄帝内经》作为中医药文化的源头,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应做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下去
王洪图,男,(1937—),河北省蓟县人。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内经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经重点学科主任、中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委会委员兼《内经选读》主编。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兼理论学会副主任。
1963年大学毕业迄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内经新论》、《黄帝医术临证切要》、《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学》等专著十余部。荣获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优秀老师”称号、证书和奖章。 重视以理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研究,根据《黄帝内经》有关记载,提出“调理脾胃”是对多种精神神经性疾病治疗的中心环节,运用由无毒副作用中药组成的调理脾胃方剂,治失眠、神志病疗效好,同时具有提高智力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