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 | 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 0.5、1、2、3.5、5mm仿生血管 | 仿生体 - 胸腹一体式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
仿气腹/半球形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 [单端多孔折叠]腹腔镜模拟训练器 |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 | 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
1.病历资料 男,57岁。因右上腹胀痛、恶心、发热并腰背部酸胀不适15d入院。15d前出现上述症状在当地医院行上腹部CT检查示肝左叶脓肿可能性大,肝右叶小囊肿。查血白细胞11.75×109/L,中性粒细胞0.75;丙氨酸转氨酶51.3U/L,碱性磷酸酶244.0U/L,γ-谷氨酰转肽酶359.0U/L;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均(+);甲胎蛋白<25μg/L。按肝脓肿予抗感染、营养支持及退热治疗,效果不佳,仍间断发热,体温最高达38.8℃,多次复查血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正常或轻微升高,行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示炎性细胞,未见癌细胞,综合病情及检查结果,以“肝脓肿?肝恶性肿瘤待排”收入我院。查血白细胞8.10×109/L,中性粒细胞0.69;甲胎蛋白<22μg/L;丙氨酸转氨酶62.8U/L,碱性磷酸酶294.0U/L,γ-谷氨酰转肽酶366.0U/L;异常凝血酶原(AP)(+)。彩超检查示肝脓肿或其他性质病变。行上腹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示:①左内叶脓肿,肝左内、肝左外、肝内胆管扩张,考虑肝门胆管受压所致,胆管癌不除外;②肝右叶多发小囊肿;③胰头后方、十二指肠内侧、腔静脉前方不规则结节影,性质待定。予抗感染、保肝、退热等对症处理。患者仍间断发热,多次出现寒战后高热,体温最高达39.2℃,但查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正常。高度怀疑恶性肿瘤,行B超引导下肝内占位病变多点穿刺活检,诊断为肝恶性肿瘤,考虑为来源于血管的间叶肉瘤。行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术,术后治疗1周患者拒绝治疗出院。 2.讨论 肝内血管肉瘤又称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是肝脏恶性间叶源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困难。以往认为该病与接触环境中的致癌物有关。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男性,多数患者有腹痛、食欲缺乏、恶心、体重减轻、发热等症状[1],肿瘤中心坏死液化时B超、CT表现与肝脓肿相似[2],特别是CT平扫时其和肝脓肿皆可表现为低密度影[3],临床上两者易混淆而误诊。本作者单位:730030甘肃兰州,解放军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中心例外院病理检查结果示炎性细胞,分析可能因穿刺点位于肿瘤中心坏死部位,致穿刺结果阴性。我科采用B超引导下瘤体内多点穿刺,为肿瘤的确诊提供了可靠证据。多次或多点穿刺增加肿瘤种植性转移的风险,但对高度可疑恶性病变的确诊有极大帮助。 我们复阅相关 CT 片发现部分影像表现可供肝 内血管肉瘤和肝脓肿相鉴别。首先,肝脓肿很少压迫 周围组织致胆管扩张[4-5]; 其次,肝脓肿一般不出现腹 腔内多处淋巴结肿大。我们分析本例胰头后方、十二 指肠内侧、腔静脉前方的不规则结节影为肿大的淋巴 结,这是肝内恶性肿瘤转移至肝外的有力证据。本例 由于过分依赖影像学检查结果致误诊。提示当临床 医师遇及疑似肝肿瘤患者,但甲胎蛋白正常时,可联 合检查 CA19-9、AP、岩藻糖苷酶等指标,以提高肝肿 瘤诊断的阳性率[6-8]。本例甲胎蛋白正常,但 AP 检 测结果阳性。多数研究资料表明 AP 对原发性肝脏 恶性肿瘤有较高的特异性,其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显 著相关,癌细胞分化越低,AP 的阳性率越高[9]。本例 AP 阳性引起了我科医师的重视,从而高度怀疑肝恶 性病变,后经活检及手术证实诊断。 参考文献 [1]刘复生,刘彤华.肿瘤病理学[M].4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940-941. |